工程項目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購買價格 | 在線試用 | 手機APP | 產(chǎn)品資料
X 關閉

關于“強柱弱梁”的一點學習心得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看了很多汶川地震的房屋破壞照片,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房屋都未能實現(xiàn)“強柱弱梁”,柱破壞了,梁卻完好無損。所以要在設計中真正實現(xiàn)
“強柱弱梁”,已經(jīng)成為我們關心的大問題。最近看了一篇朱炳寅老師的文章,結合我們在實際工程中的操作,學習總結如下:
1.彈性計算模型加大了框架梁端負彎矩:內(nèi)力計算位置位于梁柱交點(在柱截面中心處),而我們抗力驗算的卻是梁端截面處(柱邊),同樣如果用PKPM驗算裂縫時,內(nèi)力取值和實際截面位置也不統(tǒng)一,這樣導致梁端配筋過大。所以我認為在計算時,如果框架柱較大,應該考慮“剛域”,在驗算梁端裂縫時應該取柱邊彎矩,這樣可以有效的降低梁端配筋。
2.梁端底部配筋過大:現(xiàn)在很多人都是把跨中梁底所需的鋼筋全部伸入支座,這樣就大大超過按強柱弱梁計算所需的梁端配筋量,還
談什么“強柱弱梁”呢。所以實際操作中,當梁底有多排鋼筋時,可僅考慮第一排伸入支座(當然應滿足計算要求),其它各排鋼筋在柱截面外截斷(還可以避免節(jié)點鋼筋太多),GB圖集有這樣的表示方法。
3.實配鋼筋遠大于計算值:有些同志在梁配筋時盲目放大,有些能超過20%以上(尤其是梁端),其實這對工程抗震不僅沒有好處,而且大大有害,使“強柱弱梁”實現(xiàn)起來很困難。所以建議梁端負配筋實配時不應再放大(其實少配個5%都不要緊,只是審圖會提意
見),梁端正彎矩鋼筋超配比例也要控制。
4.對于樓板的影響,一般程序考慮了剛度放大系數(shù),這樣導致梁分配的內(nèi)力加大了,而配筋時卻難以考慮板中鋼筋的有利作用,所以導致梁配筋變大。大家可能都知道,在考慮梁剛度放大系數(shù)后,梁配筋要比不考慮大不少。這個問題只能通過相應的科學研究解決了。
5.規(guī)范上也只有9度時的一級框架,柱彎矩放大系數(shù)才考慮梁實配鋼筋后的承載力。所以為了實現(xiàn)“強柱弱梁”,我們應該還是要適當放大一點柱配筋。
6.施工時,因為節(jié)點處鋼筋太多,所以節(jié)點處柱箍筋的加密很多時候都難以做到,這個問題我們在設計時應該如何更好地考慮,也希望大家能討論討論。

1、抗震規(guī)范8.2.5提到了多高層鋼框架結構需要按公式驗算強柱系數(shù),但并沒明確多少層以上需要計算,那從抗震角度來講,除了單層,頂層不需要外,其它結構都需要。
2、鋼結構常用的H型鋼截面,弱軸方向按規(guī)范公式基本都是不滿足強柱要求的,也不滿足不考慮強柱驗算的三個條件,那是否意味如果嚴格按規(guī)范執(zhí)行,H截面柱基本上都不能用于鋼框架結構,用也是截面大,浪費。

發(fā)布:2007-07-27 10:31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

泛普材料管理軟件其他應用

項目管理工具 禪道項目管理軟件 夢龍項目管理軟件 微軟項目管理軟件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裝修預算軟件 項目計劃軟件 項目進度管理軟件 軟件項目管理工具 材料管理軟件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tǒng) 項目管理系統(tǒng) 施工管理軟件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工程管理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