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購買價格 | 在線試用 | 手機APP | 產品資料
X 關閉

5 泵 站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5 泵 站
5.1 一般規(guī)定
5.1.1 排水泵站宜按遠期規(guī)模設計,水泵機組可按近期規(guī)模配置。
5.1.2 排水泵站宜設計為單獨的建筑物。
5.1.3 抽送會產生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氣體的污水泵站,必須設計為單獨的建筑物,并應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5.1.4 排水泵站的建筑物和附屬設施宜采取防腐蝕措施。
5.1.5 單獨設置的泵站與居住房屋和公共建筑物的距離,應滿足規(guī)劃、消防和環(huán)保部門的要求。泵站的地面建筑物造型應與周圍環(huán)境協(xié)調,做到適用、經濟、美觀,泵站內應綠化。
5.1.6 泵站室外地坪標高應按城鎮(zhèn)防洪標準確定,并符合規(guī)劃部門要求;泵房室內地坪應比室外地坪高0.2~0.3m;易受洪水淹沒地區(qū)的泵站,其入口處設計地面標高應比設計洪水位高0.5m以上;當不能滿足上述要求時,可在入口處設置閘槽等臨時防洪措施。
5.1.7 雨水泵站應采用自灌式泵站。污水泵站和合流污水泵站宜采用自灌式泵站。
5.1.8 泵房宜有二個出入口,其中一個應能滿足最大設備或部件的進出。
5.1.9 排水泵站供電應按二級負荷設計,特別重要地區(qū)的泵站,應按一級負荷設計。當不能滿足上述要求時,應設置備用動力設施。
5.1.10 位于居民區(qū)和重要地段的污水、合流污水泵站,應設置除臭裝置。
5.1.11自然通風條件差的地下式水泵間應設機械送排風綜合系統(tǒng)。
5.1.12 經常有人管理的泵站內,應設隔聲值班室并有通訊設施。對遠離居民點的泵站,應根據需要適當設置工作人員的生活設施。
5.2 設計流量和設計揚程
5.2.1 污水泵站的設計流量,應按泵站進水總管的最高日最高時流量計算確定。
5.2.2 雨水泵站的設計流量,應按泵站進水總管的設計流量計算確定。當立交道路設有盲溝時,其滲流水量應單獨計算。
5.2.3 合流污水泵站的設計流量,應按下列公式計算確定。
1 泵站后設污水截流裝置時,按本規(guī)范公式(3.3.1)計算;
2 泵站前設污水截流裝置時,雨水部分和污水部分分別按本規(guī)范公式(5.2.3-1)和(5.2.3-2)計算。
1)雨水部分
       Qp= Qs -noQdr                    ( 5.2.3-1)
2)污水部分
      Qp=(no+1) Qdr                 (5.2.3-2)
式中:Qp —泵站設計流量(m3/s);
Qs —雨水設計流量(m3/s);
Qdr —旱流污水設計流量(m3/s);
no —截流倍數。
5.2.4 雨水泵的設計揚程,應根據設計流量時的集水池水位與受納水體平均水位差和水泵管路系統(tǒng)的水頭損失確定。
5.2.5 污水泵和合流污水泵的設計揚程,應根據設計流量時的集水池水位與出水管渠水位差和水泵管路系統(tǒng)的水頭損失以及安全水頭確定。
5.3 集水池
5.3.1 集水池的容積,應根據設計流量、水泵能力和水泵工作情況等因素確定。一般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污水泵站集水池的容積,不應小于最大一臺水泵5min的出水量;
注:如水泵機組為自動控制時,每小時開動水泵不得超過6次。
2 雨水泵站集水池的容積,不應小于最大一臺水泵30s的出水量;
3 合流污水泵站集水池的容積,不應小于最大一臺水泵30s的出水量;
4 污泥泵房集水池的容積,應按一次排入的污泥量和污泥泵抽送能力計算確定?;钚晕勰啾梅考氐娜莘e,應按排入的回流污泥量、剩余污泥量和污泥泵抽送能力計算確定。
5.3.2 大型合流污水輸送泵站集水池的面積,應按管網系統(tǒng)中調壓塔原理復核。
5.3.3 流入集水池的污水和雨水均應通過格柵。
5.3.4雨水泵站和合流污水泵站集水池的設計最高水位,應與進水管管頂相平。當設計進水管道為壓力管時,集水池的設計最高水位可高于進水管管頂,但不得使管道上游地面冒水。
5.3.5 污水泵站集水池的設計最高水位,應按進水管充滿度計算。
5.3.6 集水池的設計最低水位,應滿足所選水泵吸水頭的要求。自灌式泵房尚應滿足水泵葉輪浸沒深度的要求。
5.3.7泵房應采用正向進水,應考慮改善水泵吸水管的水力條件,減少滯流或渦流。
5.3.8泵站集水池前,應設置閘門或閘槽;泵站宜設置事故排出口,污水泵站和合流污水泵站設置事故排出口應報有關部門批準。
5.3.9 雨水進水管沉砂量較多地區(qū)宜在雨水泵站集水池前設置沉砂設施和清砂設備。
5.3.10集水池池底應設集水坑,傾向坑的坡度不宜小于10%。
5.3.11 集水池應設沖洗裝置,宜設清泥設施。
5.4 泵房設計
I 水泵配置
5.4.1 水泵的選擇應根據設計流量和所需揚程等因素確定,且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水泵宜選用同一型號,臺數不應少于2臺,不宜大于8臺。當水量變化很大時,可配置不同規(guī)格的水泵,但不宜超過兩種,或采用變頻調速裝置,或采用葉片可調式水泵。
2 污水泵房和合流污水泵房應設備用泵,當工作泵臺數不大于4臺時,備用泵宜為1臺。工作泵臺數不小于5臺時,備用泵宜為2臺;潛水泵房備用泵為2臺時,可現場備用1臺,庫存?zhèn)溆?臺。雨水泵房可不設備用泵。立交道路的雨水泵房可視泵房重要性設置備用泵。
5.4.2 選用的水泵宜滿足設計揚程時在高效區(qū)運行;在最高工作揚程與最低工作揚程的整個工作范圍內應能安全穩(wěn)定運行。2臺以上水泵并聯(lián)運行合用一根出水管時,應根據水泵特性曲線和管路工作特性曲線驗算單臺水泵工況,使之符合設計要求。
5.4.3 多級串聯(lián)的污水泵站和合流污水泵站,應考慮級間調整的影響。
5.4.4 水泵吸水管設計流速宜為0.7~1.5 m/s。出水管流速宜為0.8~2.5 m/s。
5.4.5 非自灌式水泵應設引水設備,并均宜設備用。小型水泵可設底閥或真空引水設備。
II 泵 房
5.4.6 水泵布置宜采用單行排列。
5.4.7 主要機組的布置和通道寬度,應滿足機電設備安裝、運行和操作的要求,一般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水泵機組基礎間的凈距不宜小于1.0m;
2 機組突出部分與墻壁的凈距不宜小于1.2m;
3 主要通道寬度不宜小于1.5m;
4 配電箱前面通道寬度,低壓配電時不宜小于1.5m,高壓配電時不宜小于2.0m。當采用在配電箱后面檢修時,后面距墻的凈距不宜小于1.0m;
5 有電動起重機的泵房內,應有吊運設備的通道。
5.4.8 泵房各層層高,應根據水泵機組、電氣設備、起吊裝置、安裝、運行和檢修等因素確定。
5.4.9 泵房起重設備應根據需吊運的最重部件確定。起重量不大于3t,宜選用手動或電動葫蘆;起重量大于3t,宜選用電動單梁或雙梁起重機。
5.4.10 水泵機組基座,應按水泵要求配置,并應高出地坪0.1m以上。
5.4.11 水泵間與電動機間的層高差超過水泵技術性能中規(guī)定的軸長時,應設中間軸承和軸承支架,水泵油箱和填料函處應設操作平臺等設施。操作平臺工作寬度不應小于0.6m,并應設置欄桿。平臺的設置應滿足管理人員通行和不妨礙水泵裝拆。
5.4.12 泵房內應有排除積水的設施。
5.4.13 泵房內地面敷設管道時,應根據需要設置跨越設施。若架空敷設時,不得跨越電氣設備和阻礙通道,通行處的管底距地面不宜小于2.0m。
5.4.14 當泵房為多層時,樓板應設吊物孔,其位置應在起吊設備的工作范圍內。吊物孔尺寸應按需起吊最大部件外形尺寸每邊放大0.2m以上。
5.4.15 潛水泵上方吊裝孔蓋板可視環(huán)境需要采取密封措施。
5.4.16 水泵因冷卻、潤滑和密封等需要的冷卻用水可接自泵站供水系統(tǒng),其水量、水壓、管路等應按設備要求設置。當冷卻水量較大時,應考慮循環(huán)利用。
5.5 出水設施
5.5.1 當2臺或2臺以上水泵合用一根出水管時,每臺水泵的出水管上均應設置閘閥,并在閘閥和水泵之間設置止回閥。當污水泵出水管與壓力管或壓力井相連時,出水管上必須安裝止回閥和閘閥等防倒流裝置。雨水泵的出水管末端宜設防倒流裝置,其上方宜考慮設置起吊設施。
5.5.2 出水壓力井的蓋板必須密封,所受壓力由計算確定。水泵出水壓力井必須設透氣筒,筒高和斷面根據計算確定。
5.5.3 敞開式出水井的井口高度,應滿足水體最高水位時開泵形成的高水位,或水泵驟停時水位上升的高度。敞開部分應有安全防護措施。
5.5.4合流污水泵站宜設試車水回流管,出水井通向河道一側應安裝出水閘門或考慮臨時封堵措施。
5.5.5 雨水泵站出水口位址選擇,應避讓橋梁等水中構筑物,出水口和護坡結構不得影響航道,水流不得沖刷河道和影響航運安全,出口流速宜小于0.5m/s,并取得航運、水利等部門的同意。泵站出水口處應設警示裝置。

發(fā)布:2007-07-28 09:39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

泛普工程管理軟件其他應用

項目管理工具 禪道項目管理軟件 夢龍項目管理軟件 微軟項目管理軟件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裝修預算軟件 項目計劃軟件 項目進度管理軟件 軟件項目管理工具 材料管理軟件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tǒng) 項目管理系統(tǒng) 施工管理軟件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工程管理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