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工程項目OA系統(tǒng) > 房地產OA系統(tǒng) > 相關系統(tǒng) > 房地產項目管理軟件
隈研吾:“虛”建筑和“介于之間”的理念
隈研吾
隈研吾與姚仁喜這兩位熱愛禪宗文化的東方建筑師,在上海CBC建筑師藝術館就淡然禪意及其在現代建筑中的表現進行對話并與現場觀眾交流。這里與大家分享一篇之前對話隈研吾先生文章,一起感受隈先生心中建筑和空間的虛實輕盈透明消解。
Q:您的建筑最大的特點之一是透明感和失重感,這種理念是從誰那里繼承的?您是楨文彥的學生,但是楨老師的建筑一直以來并未以透明感和失重感為設計理念,直到現在才呈現出某些類似于伊東豐雄和妹島和世的建筑特征,似乎是在向自己的學生學習。
隈研吾:伊東豐雄是我的同輩,但不是楨文彥的學生。他是菊竹清訓的學生。我的理念是從自然環(huán)境當中找到與建筑融合的地方。
Q:這種融合的地方就是您表達透明感和失重感的地方?
隈研吾:密斯•凡•德•羅的作品用混凝土和玻璃表達透明感,而我要用更加溫暖、更加人性的方式表達透明感。
Q:然而您在三里屯的項目中依然大量運用玻璃、鋼和混凝土為材料,這與您的追求似乎是矛盾的。難道說因為是在城市里,就不得不采用一些“城市化”的材料?我的確能夠看到三里屯的設計手法在東京也很常見,這是城市自己的問題嗎?
隈研吾:我認為城市之中的建筑也需要使用自然的材料。我使用玻璃作為建筑材料也包含了自然的意思。都市之中也有風吹過,也有愉快心情的體現,我的建筑內容實際上是結合了這兩方面的內容。
Q:您能更具體地介紹一下您所定義的“自然”嗎?或者您設計的原型?
隈研吾:20世紀的建筑很注重建筑本身的內容,但我更考慮風是從哪里來的,人是從哪里來的。我考慮的內容與通常建筑師追求的建筑形態(tài)和使用技能上的自然化不同,所以形態(tài)不是主要問題。我主要考慮的是建筑的前后過程與周邊環(huán)境的關系。
Q:如果從您定義的“自然”的角度來看的話,城市遠比農村復雜,那么城市就成了比農村更加“自然”的地方。您對城市的看法究竟是怎樣的?
隈研吾:即便是密度很高的地方,人也能夠很舒適地生活,這是我對城市的看法。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城市中的建筑首先要考慮到人的生活習慣。比如中國城市的建筑需要強調南北軸,這就是城市中的自然問題。
Q:您可否談談巖石等材料建的建筑,那些溫暖的建筑通常都是美術館且坐落在郊區(qū),它們與都市中的“自然建筑”相矛盾么?
隈研吾:其實這其中沒有矛盾。古代的庭園不就是讓人在都市之中感受到自然的嗎?只是現在人們忘記了這種經驗。這也是今后的城市規(guī)劃中人們需要注意的。我希望我的設計能夠喚醒人們的這種傳統(tǒng)經驗,但不是通過建筑形態(tài)。
Q:您的著名建筑中,透明感主要是通過磚的搭接造成間斷的虛空空間而形成的。這種透明感和失重感與伊東、妹島他們嘗試使用“曖昧的”、半透明材料的方式有顯著的不同。相反,這種手法其實更接近安藤忠雄的“用光”理論,因為磚或者巖石依然是不透明的,透明的是虛空間,或者與磚的厚度有關,實際上還是用光的變化來表現虛空間。
隈研吾:我不喜歡安藤式的混凝土建筑。他的確是以用光而聞名,但是他的建筑沒有粒子感。人們判斷一個空間的大小、遠近、生物性、地位,往往要通過空間中一個一個的粒子,當人們看到這些粒子的時候會覺得很放心。而安藤的建筑中沒有這種粒子感,所以會給人帶來不安的感覺。我設計的空隙也是粒子感的一種表現,通過這些空隙,陽光和風可以進入建筑,給人親近的感覺。人可以發(fā)掘自己與自然的關系,可以感到放心。由于這些粒子的存在,人會覺得放心,動物會生活得很健康,但是放在安藤的空間中可能會不舒服。
趙翔:我來解釋一下。人是通過空間尺度從而感受空間的,如果忽然碰到一個巨人的話,心中一定很緊張,覺得他很嚇人;如果是和自己尺度差不多的東西,就會覺得有安全感。用他的話來說就是粒子感,將一個大的建筑拆分成很多小的粒子,人們在接近的時候就會覺得很放心。
Q:在“長城腳下的公社”項目中,似乎您開始追求另一種透明感,即材料本身的透明感。另外似乎整個日本的建筑界也向追求材料本身的透明感和失重感傾斜,例如曾獲得普利茲克獎的妹島和世就是典型,并且從她獲獎開始,大家都或多或少設計出了一批類似風格的建筑。
隈研吾:你大概指的是我在玻璃之間夾羽毛的做法吧,那只是個人的想法。關于追求“曖昧感”這件事情,不光是日本,整個世界都是。比如用計算機做的非線性設計,美國的建筑師比較注重“形”的設計,扎哈•哈迪德用混凝土做的起伏感也是“曖昧”的表現,讓城市的天際線不再棱角分明。然而她的整個建筑都用混凝土是我所不欣賞的,如果想表現“曖昧”、輕盈的感覺,我更傾向于用更多的材料、更多的技術來表達環(huán)境本身和建筑的復雜性。
Q:現在參數化設計的技術越來越成熟了,這些技術會不會給您的建筑設計帶來靈感或者變化?
隈研吾:我做的柔軟線條的建筑就是參數化非線性技術帶來的結果,但是動物回到自己的“窩”的心態(tài)始終是不變的,現在這種心態(tài)由于有了計算機而變成了可能。
趙翔:“窩”給人的感覺是溫暖的、柔軟的。過去沒有計算機技術,很多情況實現不了?,F在有了計算機技術,建筑可以做得更加溫暖、柔軟。BIM 這樣的技術可以促進空間的生成,這就是說計算機做出了讓人更有歸屬感的建筑。
Q:您之后有什么設計上的打算嗎?
隈研吾:目前用混凝土和鋼鐵建成的都市已經出現了瓶頸,我要用更多的材料、更多的技術及更多元化的手段,使城市變得更加自然。
- 1安全工程師考試《法律法規(guī)相關知識》習題精選(1)
- 2遼寧某高層經濟適用房創(chuàng)優(yōu)計劃
- 3浙江某辦公樓魯班獎創(chuàng)優(yōu)方案
- 4胡志剛:不讓追求“奇奇怪怪”也別拿“火柴盒”充數
- 5形象進度報告
- 62015年安全工程師考試《管理知識》練習題(31)
- 7時評:反思中國建筑設計之惑
- 8邰舉:室內設計師創(chuàng)業(yè)十問
- 9安全工程師考試《安全生產法律知識》全真習題(9)
- 10時評:“大院”中的“莫比烏斯環(huán)”
- 11一個3G測試項目的總結與回顧
- 12日本將建最高摩天大樓
- 132015年安全工程師考試《安全產生法》模擬題(45)
- 14[昆明]機場航站樓工程施工質量創(chuàng)優(yōu)策劃書(附大量照片)
- 152015年安全工程師考試《安全生產技術》題解9
- 16李秋:智慧城市建設應當避免各自為政
- 17林中:不喜歡拿地王 拿地策略是“撿漏”
- 18結 構 工 程 中 間 驗 收 記 錄
- 19衛(wèi)浴企業(yè)市場戰(zhàn)略轉移是趨勢
- 202015年安全工程師《安全產生法》練習題(32)
- 21朱大鳴:商品房回購是赤裸裸的鼓勵投機
- 22安全工程師法律法規(guī)相關知識精選習題(9)
- 23馮國安:奇、差、怪、丑
- 24家居行業(yè)一“牌”多用 瓷磚品牌何不拒絕家族化
- 25爭創(chuàng)全國“魯班獎”創(chuàng)優(yōu)策劃書
- 26北京某醫(yī)院醫(yī)療綜合樓質量創(chuàng)優(yōu)方案(爭創(chuàng)魯班獎)
- 27陳厚夫:市場對"原創(chuàng)設計"的認知需求不高
- 28林琮然:樸實之美依舊風韻猶存
- 292015安全工程師考試《安全生產管理知識》備考測試8
- 30安全工程師法律法規(guī)相關知識習題精講班(32)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華區(qū)建設南路160號1層9號
重慶公司:重慶市江北區(qū)紅旗河溝華創(chuàng)商務大廈18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