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購買價格 | 在線試用 | 手機APP | 產品資料
X 關閉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tǒng)

當前位置:工程項目OA系統(tǒng) > 建筑OA系統(tǒng) >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tǒng)

第16節(jié):改革的成本和不改革的成本(2)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系列專題:《中國十年之真問題:舒立觀察》

  郵政改革既意味著走向"小政府"的結構性改革,也意味著一家占據著國民儲蓄25%的"政策性銀行"脫離政府控制而回歸民間。日本所經歷的改革在外部觀察家看來十分漸進,頗有些"不知不覺";而事實上,改革對于日本社會、企業(yè)和政府所產生的震蕩,無論現(xiàn)在還是將來,都是可知可覺、強烈而且持久的。無論如何拖延,社會最終仍然需要付出改革的成本。

  推進改革需要把握時機。日本經驗還表明,推進改革的關鍵,在于使市場形成一個正確的預期。在竹中平藏看來,這種預期形成其實是非常困難的,而日本政府能夠在2003年春對問題銀行注入資本金,恰是一個機會,由此形成了政策與市場之間的良性經環(huán)。一方面,預期的形成涉及改革當局的"聲譽"問題,具有良好財政和貨幣規(guī)則的政府往往容易獲得公眾對轉型的認同;另一方面,即使政府具有良好聲譽,改革方案必須向包括被改革者在內的全部利益相關體提供明確的利益預期和改革成本補償措施,由此降低社會利益沖突導致的轉型交易成本。

  無疑,在穩(wěn)定預期的基礎上,高增長及高儲蓄是轉型的最佳時機。中國和日本都有民間儲蓄傳統(tǒng),高增長期間的高儲蓄,正可為金融機構利用負債資源解決即期財務困難提供充分手段,而事后通過重組可以逐步攤銷改革成本。然而,升平盛世之時,高增長的繁榮極易掩蓋因不良資產帶來的經濟病癥,諸多結構性問題不易引起關注;而一旦經濟增長下降,壞賬壓力速顯,各類問題積累,已經積重難返。日本就曾因此一再延誤改革。

  前車之鑒,教訓深重。中國遠不如日本之發(fā)達,為避免"日本病"之災,更應珍惜今天的時機,推進改革絕不可貽誤。

  -2006年第2期- 查看 胡舒立 所有文章
發(fā)布:2007-07-11 13:01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

泛普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tǒng)其他應用

項目管理工具 禪道項目管理軟件 夢龍項目管理軟件 微軟項目管理軟件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裝修預算軟件 項目計劃軟件 項目進度管理軟件 軟件項目管理工具 材料管理軟件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tǒng) 項目管理系統(tǒng) 施工管理軟件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工程管理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