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工程項目OA系統 > 建筑OA系統 >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
水暖專業(yè)審圖控制要點
水暖專業(yè)審圖控制要點
水專業(yè):
給水系統: 每個地塊一般設一個集中給水加壓泵站,加壓泵房、生活水箱應設于地下室,設置位置盡可能不占用車位,并做好隔聲減振。生活水箱采用搪瓷鋼板水箱(應與土建專業(yè)配合,將水箱布置于層高較高處,必要時考慮躍層以提高水箱有效水深減少水箱間面積),水箱有效容積一般控制在最高日用水量的15~20%。加壓設備采用變頻供水設備。生活水箱間、水泵房內裝修及水箱距墻面、板底的間距應符合衛(wèi)生防疫部門要求。水箱應設置超高水位事故報警,將信號引至物業(yè)值班室。水泵房內應有集水坑等排水設施、設備。水泵房不應與臥室、起居室、辦公室相毗鄰。 各棟樓給水入樓管方位應考慮室外管網布置的合理性。 4層以下由市政給水管直接供給。5層以上各層由地塊給水加壓泵站供水。5層以上各層是否需豎向分區(qū)供水應視樓層數量而定。一般每個供水分區(qū)最低用水點靜水壓力給水應控制在0.3~0.35Mpa。 各層管井應根據井內立管根數及水表數量確定管井尺寸。應根據管道最小間距嚴格控制管井面積,水暖管井宜合用管井。
給水干、立管、支管、戶內管 管徑應經計算核定,一般每戶住宅給水進戶管管徑控制在DN20以內,公共衛(wèi)生間用腳踏式沖洗閥、小便器、洗手盆用非接觸式沖洗閥及水龍頭。 不同使用功能的部位應單獨供水、單獨設置水表計量。每戶(包括每商鋪)1表,戶表必須出戶,否則應采用遠傳水表或卡表。每個立管供水戶數不超過20戶,并設二級水表。二級表應集中設置在樓內共用水表間內,當二級表不能集中設置在樓內共用水表間內時,二級表也可設于室外水表井內,每個水表井內水表數量不得多于2塊。 由市政給水管直接供水的,其水表必須設在室外水表井內。 生活貯水箱、消防水池不得共用給水引入管。生活貯水箱引入管應在室外加水表。 每個地塊從大市政引兩根給水管。該兩根給水管需從不同方向道路上引入,管徑一般為DN200。 室內給水管材:埋入墊層內的冷水管用PPR管 S4系列,熱水管用PPR管 S3。2系列。其他給水管采用鋼塑復合管。不得用鍍鋅鋼管。 室內給水管材:DN≥75用給水鑄鐵管,DN≤50用鋼塑復合管。 衛(wèi)生防疫站要求: 生活貯水箱及附件應為玻璃鋼、搪瓷鋼板、不銹鋼板等對水質無不良影響且經久耐用的材料。水箱間水泵間衛(wèi)生條件良好,其墻壁、地面應貼白色瓷磚,頂棚刷無毒防水涂料。地面應有排水設施,不得積水。箱頂距板底距離不小于0。8米。水箱周邊應有不小于0。6米的靜距。水箱溢流管、通氣管口應有不銹鋼絲/銅絲網,進水管應符合防污染要求。水箱應有信號管。溢流管、泄水管不應與排水管直接連接。 中水系統: 中水池用混凝土水池,各套住宅及用水單元分別設中水表,住宅中水表出戶(不需設二級表)。埋入墊層內的中水管用PPR管 S4系列,其他中水管用鍍鋅鋼管。每戶進戶管徑一般為 DN15。其它同給水系統。
排水系統: 污廢水立管合用,但廚房排水立管不得與衛(wèi)生間排水管合用。一般僅設伸頂通氣管。 首層污廢水單獨排出。排水立管盡可能不拐彎,如若必須拐彎,拐彎處上方所接排水支管與立管的連接應符合規(guī)范要求。 排水管材采用U-PVC排水塑料管,其中立管采用U-PVC螺旋排水塑料管. 橫管采用U-PVC平壁排水塑料管.±0.00以下重力流排水橫干管及穿屋面頂板以上部分采用機制排水鑄鐵管。立管DN≥110每層穿樓板處設阻火圈.立管上檢查口間距不應大于10米。但最底層和立管上設“乙”字管的上部應有檢查口。排水管不得穿臥室、起居室、門廳。 排水管出戶方向應結合室外排水管布置和化糞池位置統籌考慮,(室外有地下車庫時尤其應注意),盡可能朝同一方向出戶,重力流排水出戶管口徑一般比所接立管放大一號。 內排水雨水管采用焊接鋼管,立管盡量布置在公共管井內,可排至室外散水。 地下室壓力排水:收集衛(wèi)生間污水的集水坑內設攪勻型潛污泵,其它集水坑內設普通潛污泵.壓力排水管管材采用焊接鋼管,所有管道穿人防圍護結構處設P≥1.0Mpa的閘閥代替防爆波閥門。 收集衛(wèi)生間污水的集水坑應設通氣管并就近引排風豎井或窗井(但不應對上層住宅造成污染)。 排水立管應盡可能靠近墻角,并不得影響通風豎井進氣/煙口.排水橫管應盡可能貼近頂板,并不得影響窗的開啟(應高于窗洞頂)立管、橫管應在圖紙中定位.廚房洗滌盆排水支管優(yōu)先考慮設于本層地板上. 各衛(wèi)生潔具平面應有定位尺寸.洗手盆、洗滌盆排水管穿樓板中心距后墻面120MM,坐便器排水管穿樓板中心距后墻面420MM。 設有淋浴的衛(wèi)生間,在淋浴噴頭附近應有專用地漏。洗衣機旁應有洗衣機地漏。 無論汽車坡道上方是否有防雨罩,都應考慮設2—3道雨水截留溝,并設潛水泵排至室外雨水井。自行車坡道也應注意坡道雨水的排除。 空調冷凝水管如由建筑專業(yè)設計,也應在水暖專業(yè)圖紙上有所表示或說明,以防施工時遺漏??照{冷凝水管排水可與陽臺雨水排水管共用立管(該立管接屋面雨水口時除外)??照{冷凝水、陽臺雨水排至室外散水。 注意:有“錯層”的及復式住宅可能出現衛(wèi)生間、廚房上下層不對應現象,要注意管道的布置。 汽車坡道、自行車坡道部位的進出樓管道要注意標高。管道、煙道要避免穿窗。
水消防系統: 每個地塊各棟樓共用一個集中消防加壓泵房,加壓泵房、消防水池應設于地下室,設置位置盡可能不占用車位。消防水池應滿足消防用水量最大一棟建筑火災延續(xù)時間內的消火栓、噴灑用水量。消防泵應滿足消防用水量最大一棟建筑的用水量及最不利點的水壓要求。消防水池采用土建水池、消防泵采用消防專用泵。水泵應為自灌式,吸水管上不應采用蝶閥。水池補水浮球閥應布置在人孔附近。水池應設置超高水位事故報警,將信號引至物業(yè)值班室。水泵房內應有集水坑等排水設施、設備。 高位水箱儲存10分鐘消防水量,高位水箱設于最高建筑頂,當有幾棟同高度樓時應優(yōu)先設在先竣工的最高樓頂?;馂陌l(fā)生時消防泵供水不得進入高位水箱。 消火栓系統最低點消火栓口靜壓超過0。8MPA時應分區(qū),每個消火栓口動壓不應超過0。8MPA,否則采取減壓措施。 自動噴灑最不利噴灑頭工作壓力應不小于0。1MPA,水流指示器處工作壓力不大于0。4MPA。自動噴灑系統穩(wěn)壓由屋頂消防水箱滿足,其連接管為DN80,如超壓連接管上應設減壓閥。 消火栓干立管應為環(huán)狀管網,環(huán)狀干立管應設置閥門,閥門設置原則應保證同時關閉的立管不超過兩根,同層關閉的消火栓不超過5個。 管徑應經計算確定,立管管徑一般不超過DN100。立管應布置在公共管井內,消火栓應布置在公共區(qū)域并應保證兩股水柱可同時到達建筑物任一點,地上各層消火栓應盡可能暗裝,不采用帶滅火器的消防柜。 頂層應設試驗消火栓,試驗消火栓應有壓力表,位置應無凍壞危險。 自動噴灑報警閥應設在地下室經常有人通過的公共區(qū)域,附近應有集水坑或地漏等排水設施。噴灑頭按無吊頂選用,采用直立型玻璃球噴頭。噴灑頭及管道布置應以防火分區(qū)為單元,噴頭間距應符合不同火災危險類別的間距要求。末端試驗裝置應接入附近衛(wèi)生間、集水坑。 各建筑物應按《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guī)范》配備滅火器。
暖通專業(yè)
住宅采暖: 應符合建筑熱工設計規(guī)范及節(jié)能標準的要求。采暖熱負荷指標應控制在:32W/㎡以下。 每個地塊共用鍋爐房。 采暖熱負荷計算:按分戶熱計量技術要求計算,建筑總負荷不考慮戶間傳熱,室內散熱器選型計算時應考慮戶間傳熱高度超過50米的建筑采暖系統宜分區(qū),采暖系統最低點散熱器工作壓力不得大于0.8Mpa。各建筑采暖系統最高點壓力不小于20Kpa。系統壓力不應超過設備承壓能力。分戶熱計量和設置恒溫閥系統,應按變水量系統設計,在其熱力入口處設置壓差或流量自動調節(jié)裝置。有地下室的建筑物其熱力小室盡可能設于地下室。較大管網應安裝平衡閥,一般裝在回水管路、直線管段上。 采暖橫干管一般設在地下一層,坡度不得小于0.002。坡度改變處的最高點應設不小于DN15的放氣閥。坡度改變處的最低點應設排水閥,排水閥口徑以不大于1小時放空管段為準。水暖管道不得穿電氣專業(yè)用房。采暖立管設于公共管井內,在管井內立管應有定位尺寸。 管徑應根據最大設計流量允許的壓力損失經水力計算確定,應注意整個管網的水力平衡、穩(wěn)定性和經濟性。最不利環(huán)路比摩阻不大于60pa/M,壓力損失不大于出口處總壓差的1/4。優(yōu)先采用同程系統等。各并聯環(huán)路間阻力差應不大于15%。否則應有調節(jié)措施。配備必要的手動、自動水力平衡元件。 住宅戶內采用下分雙管同程式系統,每組散熱器設高阻力調節(jié)閥。暗埋采暖管道內流速不應小于0.25M/S。兩居室以下住宅采暖供回水管一般為de20, 三居室以下住宅采暖供回水管一般為de25。各供暖單元熱計量表、調節(jié)閥設于每層管井內。戶內埋地管應盡量沿墻邊布置,盡量從每個房間門下進出。 散熱器位置應兼顧采暖舒適性、美觀性、以及不與家具布置、電氣插座、空調柜機相沖突,在窗下布置時應考慮窗臺高度、落地窗等因素。 底層每個商鋪單元、人防值班室、物業(yè)用房等應分設獨立采暖回路并設調節(jié)閥門、預留計量表位置。 埋入墊層內管道用鋁塑復合管,其他用熱鍍鋅鋼管。管道試驗壓力為工作壓力的1.5倍,且不小于0.6Mpa。
住宅建筑防排煙、通風: 一類建筑、超過32米的二類建筑(除單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應設防煙樓梯間。19層及以上的單元式住宅,12層及以上的通廊式住宅應設防煙樓梯間。 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消防電梯前室和合用前室應設防煙設施。 總面積大于200㎡或一個房間面積大于50㎡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地下室。地下室內長度大于20M疏散內走道應設排煙設施。設置機械排煙的地下室應同時設送風系統,補風量不小于排煙量的50%。 防煙排煙設施應首先采用自然通風方式進行防煙、排煙。當自然通風方式不能滿足要求時,采用機械防煙、排煙方式。 防煙分區(qū)內排煙口距最遠點的水平距離不應超過30米,兩個排煙口之間距離不應大于60米. 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消防電梯前室和合用前室應設獨立的機械加壓送風防煙設施。機械加壓送風防煙設施的風量、風壓應按規(guī)范要求經計算確定。但當防煙樓梯已設有機械加壓送風時的獨立前室可不設防煙設施。 高層民用建筑防煙樓梯間加壓送風口每隔2~3層設一個,非高層民用建筑防煙樓梯間加壓送風口每隔1~2層設一個。一般可采用自垂百葉風口600X400,前室和合用前室每層設一個送風口。 防煙樓梯間和合用前室的機械加壓送風系統宜分別獨立設置。 剪刀樓梯間可合用一個風道,風量應按版 兩個樓梯間風量計算,送風口分別設置。塔式住宅設置一個前室的剪刀樓梯應分別設置加壓送風系統。 機械加壓送風防煙設施的風量: 排煙風機負擔一個防煙分區(qū): ≥60M3/h ㎡ 兩個以上: ≥120M3/h ㎡ 最大排煙量:60000 M3/h 最小排煙量:7200 M3/h 防煙樓梯間(前室不送風)的加壓送風量: <20層: 25000~30000 M3/h 20~32層: 35000~40000 M3/h 防煙樓梯間及其合用前室的分別加壓送風量: <20層: 防煙樓梯間 16000~20000 M3/h 合用前室 12000~16000 M3/h 20~32層:防煙樓梯間 20000~25000 M3/h 合用前室 18000~22000 M3/h 消防電梯前室的加壓送風量: (上部各層前室不需設機械加壓送風時,地下室前室可從防煙樓剃間通過余壓閥600x200保持前室正壓) <20層: 15000~20000 M3/h 20~32層: 22000~27000 M3/h 注:以上送風量數據按每個加壓間一個雙扇門計,當采用單扇門時,其風量 * 0。75。兩個雙扇門時,其風量* 1。5~1。75。 防煙樓梯間采用自然排煙,其前室/合用前室加壓送風量: <20層: 22000~27000 M3/h 20~32層: 28000~32000 M3/h 注:以上送風量數據按每個加壓間一個2.0x1.6雙扇門計當采用單扇門時,其風量X 0。75。兩個雙扇門時,其風量X 1。5~1。75。 中廳排煙: 中廳體積<1700M3,按每小時6次換氣計算。中廳體積≥1700M3,按每小時4次換氣計算,但不得小于102000M3/H。 金屬排煙風道壁厚: 風道長變邊<450mm: 0.5mm; 450~740:0.6 mm; 750~1500:0.8mm ; 1500~2000:1.0mm。 需設機械排煙設施且建筑高度不超過6米的部位,應劃分防煙分區(qū)。每個防煙分區(qū)建筑面積不應超過500㎡。防煙分區(qū)不應跨越防火分區(qū)。 設機械排煙設施的部位,其排煙風機的排煙量應符合規(guī)范要求。 機械排煙系統應與防火分區(qū)相對應。橫向穿越防火分區(qū)的排煙管道在穿越處應有可自動關閉的280℃防火閥,豎向穿越防火分區(qū)的排煙管道應設置在管井內。 設置機械排煙系統的地下室,應有補風系統。補風量不小于排煙量的50%,補風通路的空氣阻力不大于50PA時可采用自然補風,否則應采用機械補風。 室外排煙口與室外補風口的水平距離不小于10米,垂直距離不小于3米且補風口應低于排煙口。 室內常閉型排煙口、進風口除能自動開啟外還應設置手動開啟裝置。 機械排煙系統的排煙口、排煙閥應按防煙分區(qū)設置。排煙口應設置在頂棚或靠近頂棚的墻面上。排煙口距該防煙分區(qū)的最遠點的水平距離不應超過30米。排煙口、排煙閥應與排煙風機連鎖。 排煙風機應考慮10%~20%的漏風量。風壓按最不利環(huán)路計算。排煙風機入口總管應有280℃防火閥,且與排煙風機連鎖。 排煙風機、通風機宜設在機房內。 排煙管道一般不應穿越前室、樓梯間。 機械送風管道、排煙管道、排煙口、送風口的風速應符合: 金屬風道:≦20M/S 非金屬風道:≦15M/S排煙口 ≦10M/S 送風口 ≦7M/S。 機械排煙系統宜與通風、空調分開設置,若合用,其風口、風道、風機應滿足排煙系統的要求?;馂臅r應能自動關閉與排煙無關的通風、空調系統。 通風、空調系統的風管穿越防火分區(qū)處、穿越機房隔墻處、樓板處、穿越變形縫處兩側及水平風管與垂直風管交接處的水平風管段上應設70℃防火閥。防火閥兩側2米范圍內的風管及保溫材料應為不然材料。 汽車庫、煤氣表間、變配電室等易燃、易爆物質的房間,其排風系統應獨立設置。 汽車庫排煙: 地下汽車庫的面積超過2000㎡時,應設機械排煙系統。每個防煙分區(qū)的建筑面積不超過2000㎡。換氣次數不小于6次/h。無直接通向室外汽車疏散口的防火分區(qū),當設置排煙系統時,應同時設置不小于50%排煙量的補風系統。 排煙口、風道、風機等要求同上。電氣及設備房通風: 有條件時優(yōu)先采用自然通風。采用機械通風時,通風量根據設備發(fā)熱量、允許溫度濕度經計算確定,應有補風口。 衛(wèi)生間通風: 公共衛(wèi)生間換氣次數不小于10次/H,住宅衛(wèi)生間換氣次數不小于5次/H。 汽車庫通風: 當有分布均勻的可開啟外窗或開敞的車輛出入口時,可采用機械排風,自然進風的通風方式。否則應同時設機械進排風系統。 通風的排風量:住宅建筑的單層車庫按4次/h的換氣次數,或300m3/h。 通風的進風量:為排風量的80%。為適應通風負荷的變化,風機應采用多臺并聯或變頻風機。 風道及通風機: 通風機風量為計算風量加10%漏風量。風壓為系統總壓加10%附加值。 通風機房不能與住房、教室等相鄰。通風機應裝設百葉式或花瓣式調節(jié)閥以便調節(jié)風量和風壓。 風管各管段間壓力應平衡,各并聯支管間允許的壓力差不大于15%,否則應設調節(jié)閥。 消聲與減振: 設置在地下室內通風機房,機房內噪音小于80db, 樓層內風機房,機房內噪音小于70db。吊頂風機采用彈簧吊架,風機進出口與風管用帆布軟接頭連接。 室外管網: 室外采暖熱水管采用直埋保溫管,直管規(guī)格6~12米,公稱直徑DN25~DN800,外套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壁厚2~8毫米。保溫層聚氨脂硬質塑料,厚度27~35毫米。內管道選用:1、DN≤ 150、介質溫度≤200℃、公稱壓力≤1.0Mpa時,可選用水煤氣鋼管或無縫鋼管。公稱壓力﹥1.0Mpa或介質溫度﹥200℃時,應選用無縫鋼管。2、DN=200~500,介質溫度≤450℃,公稱壓力≤1.6Mpa時, 可選用螺旋縫鋼管或無縫鋼管。否則只能用無縫鋼管。
燃氣設計: 大市政燃氣壓力為中壓A(0.4~0.2MPA),經調壓站/箱調壓后,供鍋爐房壓力為中壓B(18KPA),經調壓站/箱調壓后,供住宅壓力為低壓(≤10KPA,一般為2KPA)。 為節(jié)省造價,應盡可能采用調壓箱。 室內管道: 明裝燃氣管采用熱鍍鋅鋼管,螺紋連接。引入管及地下、半地下室和密閉房間、管井內用無縫鋼管。 引入管干管不得穿臥室、浴室、廁所、各類機房、煙風道、防煙樓梯間、電梯間等。 室內管道應盡量靠墻角布置,管道不得擋排煙口、妨礙窗開啟、電氣設備使用等。
- 1一級建造師2011考試精選習題《工程經濟》(6)
- 2某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組織設計73P
- 3可以使用36V照明用電的施工現場有哪些
- 4項目管理是系統的管理方法論
- 52015年一級建造師《機電工程管理與實務》每日一練(5.8)
- 6一級注冊消防工程師報考條件
- 7某宿舍維修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22p
- 8水庫工程管理考核標準
- 9淺議加強建筑工程項目成本控制管理
- 102015年技術與計量(土建)知識點:球罐的知識(3)
- 11項目管理:工程建設項目管理實施方式
- 12業(yè)主/咨詢工程師標準服務協議書
- 13結構物砼外觀的質量控制
- 142015年陜西省安全工程師考試報名費用
- 15中國鐵建十六局集團五公司鎮(zhèn)江BT項目施工順利
- 16造價工程師答疑精華:預算定額基價編制
- 17一級法規(guī)及相關知識輔導資料:工程建設標準的種類
- 18隧道施工測量管理辦法
- 19注冊消防工程師考試復習切忌過猶不及
- 20某市政道路及排水施工方案39P
- 21地源熱泵與低溫地板輻射供暖聯合運行的可行性分析
- 222015招標師考試《招標采購專業(yè)實務》:招標投標投訴
- 23【名師解析】2015二級建造師施工管理答案(第32-35題)
- 24一建鐵路工程知識點:大型臨時設施的內容(重要)
- 25某地鐵車站暗挖隧道初支結構變形監(jiān)測方案
- 26東南大學中建史講義-宮殿
- 27安全生產副經理安全生產責任制
- 28建筑工程《土建質量員》模擬試卷(一)
- 29水天孚-門花板-彩色一帆風順
- 30沈陽“重拳”出擊嚴管工地揚塵污染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華區(qū)建設南路160號1層9號
重慶公司:重慶市江北區(qū)紅旗河溝華創(chuàng)商務大廈18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