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武漢市日前出臺意見,向民企放開基建、社會事業(yè)、國企改制、金融服務業(yè)等一系列領域投資,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過江橋梁、隧道、水廠等重點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巨大、回款周期很長、效益不足,因此民間資本進入意愿不強。據(jù)了解,去年武漢市民間總投資2582.2億元,僅有17.6%投入基礎建設。武漢市有關負責人稱,武漢正處于建設高潮期,應有民營資本參與進來。過去,基礎設施一直由政府籌資興辦,運營也需政府巨額補貼,民營資本的進入屬于“雙贏”。政府減輕了財力負擔,企業(yè)獲得了合理利潤。
據(jù)了解,武漢此次發(fā)布的《進一步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fā)展的實施意見》,重點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鼓勵民資參與公路、橋梁、隧道、水廠、污水處理廠等的建設。與去年的政策相比,此次鼓勵民間投資的領域范圍更大,比如民間資本可進入通用航空設施、能源、農田水利、保障房安居工程等領域,允許民營企業(yè)以實物、知識產權等方式出資,參與國企改制重組。對當年完成投資額超過10億元、5億元和1億元的民間投資項目,對其項目管理團隊繳納的相關個人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分別給予100%、70%和50%的獎勵。
摘自 《中國建設報》 2013.03.30 廖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