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各省、自治區(qū)建設廳,直轄市建委,江蘇省、山東省建管局,北京市、上海市、海南省水務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設局:
現將《2006年建設系統(tǒng)汛期安全生產與綜合防災工作要點》印發(fā)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并將汛期安全生產與綜合防災工作情況于7月10日前報我部質量安全司。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辦公廳
二○○六年六月二十日
2006年建設系統(tǒng)汛期安全生產與綜合防災工作要點
最近,我國福建、浙江、廣東、廣西、貴州等?。▍^(qū))連降暴雨,造成洪澇和地質災害頻發(fā),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央領導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面做好災害防御和救災工作。為做好建設系統(tǒng)汛期安全生產和綜合防災工作,最大限度地減輕自然災害及次生災害造成的損失,各地要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把防汛作為當前重點工作抓緊抓好
各地建設主管部門和有關單位要認真學習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關于做好災害防御和救災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汛期災害防御工作的通知》(國辦發(fā)明電[2006]23號)要求,把汛期安全生產和綜合防災作為一項重點工作認真抓好。要在當地政府的統(tǒng)一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進一步建立完善建設系統(tǒng)防汛工作體系,認真落實防汛責任制,不斷提高建設系統(tǒng)安全防汛和處置突發(fā)事件的應急能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二、制定和完善防汛預案
各地應結合本地區(qū)的具體情況,針對房屋建筑、建筑施工現場、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建筑高邊坡工程和風景名勝區(qū)等建設系統(tǒng)防汛工作的重點方面和防范環(huán)節(jié),認真研究、制定和完善防汛預案,抓好防汛預案各項措施的落實工作,做到職責明確、預警及時、指揮得當、響應迅速、措施到位、防范有效。
三、加強防汛搶險隊伍建設和物資保障工作
要加強防汛搶險隊伍建設,結合防汛預案和曾發(fā)生過的災害事故,開展形式多樣的培訓和演練,切實提高防汛人員的實際操作能力和防汛搶險隊伍對汛情、災情的處置能力,確保防汛搶險工作快速有效。要提前做好防汛物資的準備工作,建立健全防汛物資儲備臺帳,建立物資調度平臺,注意檢查并及時更換不符合使用要求的防汛物資,以保證防汛物資的及時調用。
四、落實防汛責任制度
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要在當地政府及其防汛指揮機構的統(tǒng)一領導下,根據工作職能,制定防汛責任制度。要明確房屋建筑、建筑施工工地、城市公共交通(含地鐵、輕軌)、城市橋梁、供水、排水、供氣、市容環(huán)衛(wèi)、風景名勝區(qū)等管理部門和單位的防汛責任,完善防汛行政領導責任制和防汛搶險隊伍責任制,建立防汛責任追究制度。重點防汛部門和單位要將汛期搶險搶修值班電話對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jiān)督。
五、突出重點環(huán)節(jié),嚴格做好檢查落實工作
各地建設主管部門應突出重點環(huán)節(jié),結合本地區(qū)房屋建筑、建筑施工現場、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建筑高邊坡工程和風景名勝區(qū)的具體情況,在做好防汛預案基礎上,認真做好檢查落實工作。有關工作要點,詳見附件《防汛重點環(huán)節(jié)和重點工作措施》。
六、密切協(xié)調配合,加強防汛監(jiān)管
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要加強與國土、氣象等部門的協(xié)調配合,認真做好汛情預報、監(jiān)測、預警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各地建設主管部門的負責同志要親自帶隊,深入基層,加強對基層防汛工作的幫助指導和監(jiān)督檢查。對發(fā)現的問題和隱患,要責成有關責任主體及時進行整改,并對整改情況進行核查,確保防汛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建設主管部門和有關單位負責同志及工作人員要堅守崗位,及時了解掌握汛情動態(tài),對發(fā)現的緊急情況要迅速上報和及時處置。
七、認真做好防汛總結工作
汛期結束后,各地要從防汛應急體制、機制、政策法規(guī)和預案實施等方面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總結,提出加強和改進防汛工作的目標、措施,以及完善相關政策法規(guī)、技術標準和防汛預案的具體意見,為做好今后的防汛工作積累經驗。對在防汛工作中做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要進行表彰。對于防汛工作不力的,要予以嚴肅批評;對于玩忽職守的,要依法追究相關責任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附件:防汛重點環(huán)節(jié)和重點工作措施
防汛重點環(huán)節(jié)和重點工作措施
一、房屋建筑
1、汛期到來前,各地房地產管理部門要在指導監(jiān)督房屋產權人及使用人對房屋安全進行自查自報的基礎上,組織有關專業(yè)人員,對存在安全隱患的房屋進行重點檢查,掌握房屋安全的實際狀況。特別是對建筑年代較長、建設標準較低、嚴重失修失養(yǎng)的直管公房要組織復查,并做好記錄和建立臺帳。做好簡易房、棚戶區(qū)以及臨時性建筑的防汛檢查工作。
2、房屋產權人是房屋使用安全的責任人。對存在安全隱患的房屋,房地產管理部門必須跟蹤監(jiān)管,督促房屋產權人在汛期到來前進行有效治理,并做好汛期排險解危的各項準備工作。要在汛期到來前,督促做好房屋的屋面和地表排水、防滲防漏設施等功能性檢查工作。督促完成木結構房屋加固,屋面嚴重破損房屋的翻建挑頂等工程。督促疏通、清掏平房院落的下水設施,疏浚低洼院落的排水明溝,排除可能引發(fā)房屋倒塌事故的各種隱患。對整體危險或局部危險的房屋,房地產管理部門要配合有關部門動員住戶遷出,確保人員生命安全。
3、有臺風、大雨預報時,房屋產權人及使用人要重點對房屋地下室排水設施、附設房屋主體的廣告牌、距離房屋較近的高大樹木等進行安全性檢查。對檢查發(fā)現的問題,要逐一進行整改。房屋產權人及使用人自行整改確有困難的,應盡快報告政府有關部門予以解決。
4、要指導并督促房屋產權人及使用人在汛期加強對房屋的巡查,及時向當地房地產管理部門報告可能出現的險情與處置情況。房地產管理部門要建立并嚴格執(zhí)行汛期值班制度,發(fā)現房屋險情,要迅速組織專業(yè)力量趕赴現場搶險,并視險情的實際情況,及時向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報告。
5、要加強雨后檢查,防止房屋漏雨情況的加重,應充分利用降雨的間隙時間,積極搶修漏雨房屋。
汛期后,對僅采取臨時支頂、加固,住戶已遷出的房屋,應進行嚴格的安全檢查,確認符合安全使用條件后,住戶方可遷入。要認真做好汛期房屋住戶投訴接待工作,對住戶反映的房屋危險、漏雨等問題,房地產管理部門要派人赴現場檢查處理,杜絕冷淡、推諉等現象發(fā)生。
6、要督促鄉(xiāng)鎮(zhèn)、村防汛責任人指導房屋產權人及使用人對存在安全隱患的農房,在汛期到來前進行認真排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各地要結合新農村建設,并根據本地區(qū)的實際情況,抓緊建設汛期避險場所,落實臨時避險措施。要通過電視、廣播等多種形式加大防汛知識的宣傳力度,切實提高廣大農民的防汛意識和自我防范能力。
二、市政公用基礎設施
1、各地市政公用基礎設施管理部門和單位要把確保汛期的城鎮(zhèn)公共交通(含地鐵、輕軌)、供水、排水、供氣、道路、環(huán)境衛(wèi)生等市政公用基礎設施正常運行,作為防汛工作的重點認真抓好。要做好易受暴雨侵襲、雨水浸泡的道路、橋涵、地鐵、下沉式立交橋和其它市政公用基礎設施的暢通和運行情況的檢查,及時檢查排水泵站、疏通排水井和地下排水管線,對低洼積水嚴重區(qū)域,配備專門的排水設施。
2、建立并嚴格執(zhí)行汛期重點地區(qū)、重點市政公用基礎設施的巡查制度。各地市政公用基礎設施管理部門和單位要設專人巡查地鐵、輕軌、供水、排水、供氣等市政公用基礎設施的運行情況,重點檢查引配水、排水閘站,全面檢修排澇泵站、機電設備,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
3、有臺風預報時,要對行道樹、大型廣告牌、公交站亭、路燈等公用設施及時檢查加固并派專人巡回檢查,并布置開展清除枯樹斷枝工作。對城市大型戶外廣告牌,由各地城市管理部門統(tǒng)一實行有效的防臺風處置,及時加固或拆除,避免發(fā)生意外事故。
4、汛期中對市政公用基礎設施突發(fā)的險情,市政公用基礎設施管理部門要責成有關搶險隊伍及時趕赴現場,積極搶險搶修,并按規(guī)定及時將有關險情和處理情況上報有關部門。
三、建筑施工現場
1、各地建設主管部門和有關單位要督促施工企業(yè),做好施工現場的防汛工作。汛期要注意根據天氣和氣候變化,合理安排施工進度和工序,確保施工安全。
2、加強對基礎開挖、土石方施工的檢查、監(jiān)控。重點檢查基坑壁的有效支護,在施工現場要設置觀測點,隨時觀測基坑邊坡及毗鄰建筑物、構筑物的變化,及時消除安全隱患。要配備足夠的排水設施,確保排水及時,防止基坑坍塌。
3、搞好腳手架的安全防范,要重點檢查立桿基礎與排水措施的落實情況及拉結狀況,做到基礎平整、堅固,排水通暢,拉結有效,確保腳手架穩(wěn)固、牢靠。
4、要強化對施工現場臨時建筑和塔吊、施工用電等危險性較大部位和環(huán)節(jié)的檢查,重點檢查塔吊等大型機械設備固定狀況和各種安全裝置靈敏程度,提高設備抗臺風、防雨、防雷擊和防倒塌性能。
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必須嚴格遵守標準規(guī)范,尤其要對變(配)電室做好防雨措施,汛期所有施工現場臨時用電除照明、排水和搶險用電外,其他電源必須全部切斷。在雨后繼續(xù)施工前,首先要檢查所有用電設施和線路的安全性,經檢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6、做好對施工現場的宿舍、伙房、辦公室和倉庫等臨時設施的安全狀況的排查工作。汛期前,要加強施工人員的防汛教育,提高其防護意識,并講解有關的避險路線、避險地點和避險方法。汛情期間,宿舍要設專人負責,實行晝夜值班。對有安全隱患的臨建宿舍的住宿人員要撤到安全地帶。
7、要加強對位于學校、集貿市場、城區(qū)人行路邊等人口密集地段的施工現場臨時圍墻的安全檢查,對存在不安全隱患的,要立即采取整改措施,對不能保證人身安全的,要堅決予以拆除,以防止發(fā)生坍塌和墜物傷人事故的發(fā)生。
8、大風、暴雨等惡劣天氣結束后,應對施工現場各個部位、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認真細致的檢查,符合開工條件要求并經總監(jiān)簽發(fā)開工令后,方可進行重新施工。
四、建筑高邊坡
1、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要特別關注強降雨極易引發(fā)山洪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問題,認真做好建筑高邊坡工程的防汛工作,提早準備、狠抓落實、有效應對可能出現的汛情、險情、災情。
2、做好汛期建筑高邊坡工程安全檢查工作。汛前,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要組織有關專業(yè)人員,對本地區(qū)已有和在建的建筑高邊坡工程進行檢查。重點檢查已有建筑高邊坡工程安全責任單位和人員是否已落實,有關責任單位是否開展了防汛檢查維護,同時要加大對靠近城鄉(xiāng)居住密集區(qū)、中小學校等重點部位的建筑高邊坡工程現場的巡查力度。
3、加強對建筑高邊坡工程的動態(tài)監(jiān)測工作。經監(jiān)測發(fā)現建筑高邊坡工程有安全隱患或其周圍有異常情況時,檢查人員和責任單位要立即向主管部門報告。主管部門要立即部署預防措施,做好緊急避險疏散的各項應急準備,并組織責任單位和有關力量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積極預防建筑高邊坡工程的滑坡、崩塌事故的發(fā)生。
五、風景名勝區(qū)
1、風景名勝區(qū)要加強對景區(qū)(點)內的山體松動巖石、游覽道路容易塌方的地段、水域的排險和加固;對一時難以整改的危險區(qū)域和場所要增加和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并派專人值班;對景區(qū)內道路和通往景區(qū)道路的危險地段要認真排查,及時清除安全隱患。在汛期,要加大景區(qū)公路、游道、危險地段、重點景區(qū)、觀景臺等地點的安全巡查力度,特別要加強因山洪引起的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地段的巡查預防力度,加強安全保衛(wèi)工作并采取有效的防范和排險措施。做好景區(qū)樹木(尤其是古樹名木)和景區(qū)設施的防護加固工作。
2、加強汛期旅游項目的防范和監(jiān)控。在水位、水流超過警戒線時,有關風景名勝區(qū)要立即停止運營水上游覽項目。在惡劣天氣條件下,嚴禁組織漂流、漂游、登山、攀巖等活動,嚴禁游客進入山體易發(fā)生滑坡地帶、低洼地帶等危險區(qū)域游覽。
3、積極進行洪災驟發(fā)時的游客疏導。在洪災驟發(fā)時,對游人集中、情況復雜、危險地段,如水面、出入口、橋梁、通道、階梯、懸崖、水岸等,特別是對水上游覽項目和容量有限、易發(fā)生意外事故的風景點,要組織專門力量,加強值勤,緊急疏導。因發(fā)生自然災害造成游客滯留時,要及時報告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并迅速組織搶險和自救,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