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工程項目OA系統(tǒng) > 建筑OA系統(tǒng) >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tǒng)
結構人員在設計中的注意事項
一、一般規(guī)定
1、設計說明應注明工程設計使用年限,安全等級,選用的建筑材料,應注明規(guī)格、型號、性能等技術指標,其質(zhì)量必須符合國家標準的要求。
2、2003年簽訂合同的設計項目,一律采用與新規(guī)范配套的軟件作計算分析,TBSA用6.0版,SATWE用2003.1及以后的版本。
3、用新版本軟件計算結果用鋼量將會提高,我院規(guī)定用新版本軟件計算梁、柱主筋,鋼材優(yōu)先采用HRB400.一級柱箍筋優(yōu)先采用HRB400.
4、風荷載取值,南京地區(qū)設計周期50年,w0=0.40Kpa,設計周期100年w0=0.45,對風荷載敏感的建筑以及60米以上的高層建筑按w0=0.45取值。
5、基本雪壓,南京地區(qū)設計周期50年,取0.65Kpa,設計周期100年取0.75Kpa.
6、對小塔樓的界定應慎重,當塔樓高度對房屋結構適宜高度有影響時,小塔樓應報院結構專業(yè)委員會確定。
7、施工圖涉及到鋼網(wǎng)架、電梯及其它設備予留的孔洞、機坑、基礎、予埋件等一定要寫明:“有關尺寸在澆筑混凝土之前必須得到設備廠家簽字認可方可施工。”
8、砌體結構不允許設轉角飄窗。
9、鋼結構工程設計必須注明:焊縫質(zhì)量等級,耐火等級,除銹等級,及涂裝要求。
10、砌體工程設計必須注明設計采用的施工質(zhì)量控制等級。(一般采用B級)。
11、砌體結構不宜設置少量的鋼筋混凝土墻。
12、砌體結構樓面有高差時,其高差不應超過一個梁高(一般不超過500mm)。超過時,應將錯層當兩個樓層計入總樓層中。
二、結構計算
13、結構整體計算總體信息的取值:
(1)混凝土容重(KN/m3)取26~27,全剪結構取27,若取25,對于剪力墻需輸入雙面粉層荷載。
?。?)地下室層數(shù),取實際地下室層數(shù),當含有地下室計算時,不指定地下室層數(shù)是不對的,請審核人把關。
(3)計算振型數(shù),取3的倍數(shù),高層建筑應至少取9個,考慮扭轉耦聯(lián)計算時,振型應不少于15個,對多塔結構不應少于塔數(shù)×9.計算時要檢查Cmass-x及Cmass-y兩向質(zhì)量振型參與系數(shù),均要保證不小于90%,達不到時,應增加振型數(shù),重新計算。
?。?)地震信息中的“活荷質(zhì)量一般折減系數(shù)”RMC取0.5,具體問題時按照《抗震》5.1.3條)。
(5)自振周期應考慮填充墻體對剛度的影響進行折減。當添充墻為磚墻時:框架結構0.6-0.7,框剪結構 0.7-0.8,剪力墻結構 0.9-1.0.
?。?)活荷載信息中“柱、墻活荷載是否折減”,一般不折減,“傳到基礎的活荷載是否折減”,應折減。
(7)調(diào)整信息中“中梁剛度增大系數(shù)”BK取2.00;
“梁端彎矩調(diào)幅系數(shù)”BT=0.85~0.9;
“梁跨中旁矩增大系數(shù)”BM=1.05~1.10,一般取1.05;活荷載大于3.0Kpa的多高層,1.1~1.2
“連梁剛度折減系數(shù)”BLZ取0.50~0.7,在內(nèi)力和位移計算中,最小取0.50,一般取0.55,當結構位移由風荷載控制,不宜小于0.8;
“梁扭矩折減系數(shù)”TB,一般取0.40;
“全樓地震力放大系數(shù)”一般1.0,當λ不滿足“抗震規(guī)范”5.25條時,用此系數(shù)調(diào)至滿足;
“0.2Q0”框剪結構必須要求調(diào)整;
“頂塔樓內(nèi)力放大”當振型數(shù)多于9個,取1,否則需放大取3.
14、結構審核人應在初步設計階段對電算結果進行審核把關。對主要參數(shù)應作控制,如:剪重比、周期比(以扭轉為主的基本周期與第一平動周期之比)、位移比(最大彈性層間位移與層間平均位移之比),滿足規(guī)范基本要求。
15、有斜樓座的看臺、劇場由于整體性差,樓層剛度無窮大的假定難于形成,應補充單榀驗算
三、對地質(zhì)勘察報告的基本要求:
16、如果由設計院布置鉆孔,提勘察要求,須加注明:勘察部門應根據(jù)勘察規(guī)范及現(xiàn)場地質(zhì)情況作必要調(diào)整。若業(yè)主委托設計已完成鉆探,設計人應根據(jù)以下基本要求作審查:
?。?)鉆孔控制點的布置應布置在建筑物的外圍,即建筑物四角應有鉆孔。
?。?)鉆孔分一般性鉆孔和控制性鉆孔,對孔深要求:勘探孔深應能控制主要持力層,當基礎底面寬度不大于5m時,勘探孔的深度對條形基礎不應小于基礎底面寬度的3倍,對單獨基礎不應小于1.5倍,且不小于5米;對高層建筑和需作變形驗算的地基,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應超過地基變形計算深度。
(3)樁基勘探深度
a. 布置1/3-1/2的勘探孔為控制性孔,且安全等級為一級建筑樁基場地至少布置3個控制性鉆孔,安全等級為二級的建筑樁基不應少于2個控制性鉆孔,控制性孔深度應穿過樁端以下壓縮層厚度,一般性鉆孔應深入樁端平面以下3~5米。
b. 嵌巖樁鉆孔應深入持力層巖層不小于3~5倍樁徑,當持力層較薄時,控制性鉆孔應穿過持力巖層,巖溶地區(qū),應查明溶洞、溶溝分布情況。
(4)勘察報告,除了要作取土勘探孔,還應要求現(xiàn)場原位測試,單橋靜力觸探和標準貫入測試,對于適于采用予制樁基的場地,應要求提供JGJ94-94—公式5.2.6-1所要求的單橋靜力觸探比貫入阻力值估算的樁周側阻力和樁端阻力。
(5)嵌巖樁基,應要求勘察報告提供南京地基規(guī)范,嵌巖樁公式9.9.4-3所要求的各項系數(shù)、巖石單軸抗壓強度以及基巖的完整性。
?。?)對于有地下室的工程,應要求勘察報告提供基坑支護設計所要求的各項工程特性指標。
(7)當?shù)叵滤癫剌^淺,建筑地下室存在上浮問題時,應要求勘察報告提供用于計算地下水浮力的設計水位。
?。?)勘探報告應劃分場地土類型和場地土類別,并對飽和砂土及粉土進行液化判別。
?。?)樁基設計應要求勘探報告提供各種樁型的參數(shù),以便作多種樁基方案的技術經(jīng)濟對比,避免只有一種樁基參數(shù),思路受到勘探部門的限制,而不能選擇更好的基礎方案。
四、基礎設計
17、地基基礎設計時,確定基礎面積或樁數(shù)量,上部的荷載效應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下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相應的抗力應采用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或單樁承載力特征值。
18、計算地基變形時,傳至基礎底面上的荷載效應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下荷載效應的準永久組合,不計入風荷載和地震作用。
19、基礎底板的配筋,應按抗彎計算確定,地基反力采用的是荷載效應基本組合時的地基反力設計值。承臺配筋計算時,采用相應于荷載效應基本組合時的樁豎向力設計值。
20、靜載試驗所確定的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除以安全系數(shù)2為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Ra.
21、(1)人工挖孔樁的樁長不宜大于40m,亦不宜小于6m,樁長少于6m的按墩基礎考慮,樁長雖大于6m,但L/D(D為擴大端直徑)<3亦按墩基計算。
?。?)人工挖孔樁計算單樁承載力時,樁側阻力可按混凝土護壁外
直徑計算,計算樁端阻力和樁身強度時,僅取內(nèi)徑為樁身計算直徑。
?。?)支承在微風化巖上長徑比L/d≤5的端承樁,只計端阻,不計側阻,支承于其它土層或中風化巖、強風化巖土的樁,端承樁計算摩阻力,但有擴大頭的樁,其擴大部分及以上1~2m范圍內(nèi)不計樁周側阻力。
22、對樁基設計,應作兩種以上樁型的技術經(jīng)濟對比。
五、構造設計
23、鋼筋連接有三種基本型式:搭接、焊接、機械連接。由于現(xiàn)場質(zhì)量有時得不到保證,對于22及以上直徑的鋼筋,優(yōu)先采用機械接頭,不宜焊接。
24、用以減少溫度和收縮不利影響的后澆帶澆筑間隔時間,一般要求60天以上(GB50010-9.1.3條說明)。
25、混凝土收縮及溫度變化引起的拉應力是沿板的整個厚度作用,所以特別強調(diào)上、下表面同時配置附加鋼筋的必要性,GB50010-10.1.9條,根據(jù)國內(nèi)、外工程經(jīng)驗給出板上、下表面每個方向的附加鋼筋均不宜小于0.1%的建議。我院已發(fā)的暫行規(guī)定有關條款需修改,對于陽角房間、屋面所有板塊,計算不配鋼筋的部位另加抗溫度、收縮分布鋼筋,板厚120,φ6-200,板厚100,φ6-220.
26、受力鋼筋的直徑與構件截面高度及跨度應呈一定的比例,GB50010-10.2.1對梁最小鋼筋直徑作了規(guī)定。對現(xiàn)澆板,一般考慮(建議):
板厚120以下的、適宜的鋼筋直徑為8~12
板厚120~150以下的、適宜的鋼筋直徑為10~14
板厚150~180以下的、適宜的鋼筋直徑為12~16
板厚180~220以下的、適宜的鋼筋直徑為14~18
板厚150以上的板,應采用HRB335.
27、對臥置于地基上的基礎筏板,板厚大于2M,除應沿板的上、下表面布置縱橫方向的鋼筋外,需沿板厚度向不超過1M設置與板面平行的構造鋼筋網(wǎng)片,其直徑不小于12mm,縱橫方向的間距不大于200mm.
28、地下室外墻板以及剪力墻中溫度收縮應力較大部位(頂層、外墻),水平分布鋼筋配筋率不宜小于0.30%,不應小對于于0.25%。當墻厚超過400,單側水平分布筋配筋率不宜小于0.2%。
29、屋面天溝、雨蓬應考慮滿水荷載,當天溝、魚蓬深度超過500時,應在天溝、雨蓬側板設泄水孔,此時水重可計至泄水孔底面,此外還須考慮找坡層的重量。
30、現(xiàn)澆板樓面,考慮在使用周期靈活布置輕質(zhì)隔墻時,可將隔墻每米長自重的30%作為每平方米樓面的均布荷載標準值計算,且不小于1.0Kpa,其永久值系數(shù)可取0.5.
31、現(xiàn)澆板內(nèi)埋設設備暗管時,管外徑不得大于板厚的1/3,交叉管線應妥善處理,并使管壁至板上下邊凈距不小于25mm.
32、挑檐轉角位于陽角時的加強配筋。
33、結構平面圖中,所有受力構件都應相對于軸線標注定位尺寸(陽臺、雨篷挑出長度、梁距軸線距離等)。
34、轉換層現(xiàn)澆板最小厚度180,最小配筋率0.3%.轉換層上下各一層現(xiàn)澆板需加強,板厚宜150mm,最小配筋率0.25%.
35、連續(xù)跨梁配鋼筋時,支座兩側的鋼筋直徑盡可能相同,以便鋼筋穿過支座,避免兩側不同的鋼筋都在支座錨固,造成節(jié)點鋼筋過密,影響節(jié)點混凝土澆灌筑。
- 1夢龍項目管理軟件
- 2禪道項目管理軟件
- 3項目管理軟件下載
- 4開源項目管理系統(tǒng)下載
- 5多項目管理
- 6項目管理
- 7項目管理系統(tǒng)
- 8項目管理操作
- 9好用的項目管理
- 10哪家項目管理好
- 11工程項目管理實施
- 12項目管理軟件調(diào)研
- 1張家口2008年度注冊安全工程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報考條件
- 2橋梁臺后填土、錐體及其他施工記錄表格
- 32012年一級建造師《法規(guī)及相關知識》每日一練(8.23)
- 4某住宅小區(qū)5號、6號、7號樓裝修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 5鋼筋加工的主要工序
- 6安徽推進建筑業(yè)企業(yè)資質(zhì)電子化審批改革
- 7景觀工程照明與給排水施工組織設計27p
- 8國際土木工程招投標書范本
- 9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方法研究
- 102012年一級建造師《法規(guī)及相關知識》每日一練(9.20)
- 11某小區(qū)總平施工組織設計方案88p
- 12注冊消防工程師消防安全案例備考提升習題(19)
- 13【碩士】復合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基本力學性能試驗研究
- 142011年一級建造師《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練習題4
- 15[湖南]軌道交通明挖地下兩層雙跨框架結構車站施工圖全套121張(含交通疏解)
- 16人行道鋪裝設計圖
- 17造價工程師工程計價復習要點:工程分類代碼
- 18對藥房有哪些防火要求
- 19《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guī)范》裝配式結構工程條文解讀講義(附圖)
- 20一級建造師報考需要什么條件
- 21電子商務環(huán)境下供應鏈的交易成本分析
- 22市政小區(qū)與環(huán)路連接道路工程成套cad設計圖紙
- 23第四屆世界太陽城大會召開從城市整體尋找節(jié)能之道華建敏萬鋼姜大明季允石陳昊蘇高新亭李兆前等出席 仇保興作主旨演講
- 24北京開展施工現(xiàn)場安全質(zhì)量及工程監(jiān)理履責情況檢查
- 25西安某工程主要設備安全操作規(guī)程
- 26如何降服裝店籌資成本
- 27建筑工程施工技術交底(裝飾裝修、水電 2003年)
- 282015招標師考試輔導:《招標采購案例分析》10
- 29濟源市召開建筑施工安全暨清欠工作會議
- 302015年四川省安全工程師考試報名條件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華區(qū)建設南路160號1層9號
重慶公司:重慶市江北區(qū)紅旗河溝華創(chuàng)商務大廈18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