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購買價格 | 在線試用 | 手機APP | 產(chǎn)品資料
X 關閉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tǒng)

當前位置:工程項目OA系統(tǒng) > 建筑OA系統(tǒng) >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tǒng)

結(jié)構設計經(jīng)驗總結(jié)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1.框架結(jié)構設計技術措施

2.普通磚混(純剪力墻)住宅設計技術措施

3.普通磚混結(jié)構設計技術措施

4.錯誤的結(jié)構構造

框架結(jié)構設計技術措施


在不同類型的結(jié)構設計中有些內(nèi)容是一樣的,如樓板、樓梯等,寫此文的用意是幫助設計者在做框架結(jié)構設計時參見本文可減少漏項、減少差錯等,與上篇內(nèi)容相同的讀者可略過。


具體內(nèi)容如下:


1. 結(jié)構設計說明

主要是設計依據(jù),抗震等級,人防等級,地基情況及承載力,防潮抗?jié)B做法,活荷載值,材料等級,施工中的注意事項,選用詳圖,通用詳圖或節(jié)點,以及在施工圖中未畫出而通過說明來表達的信息。如混凝土的含堿量不得超過3kg/m3等等。


2. 各層的結(jié)構布置圖,包括:

(1).預制板的布置(板的選用、板縫尺寸及配筋)。標注預制板的塊數(shù)和類型時, 不要采用對角線的形式。因為此種方法易造成線的交叉, 宜采用水平線或垂直線的方法, 相同類型的房間直接標房間類型號。應全樓統(tǒng)一編號,可減少設計工作量,也方便施工人員看圖。板縫盡量為40, 此種板縫可不配筋或加一根筋。布板時從房間里面往外布板, 盡量采用寬板, 現(xiàn)澆板帶留在靠窗處, 現(xiàn)澆板帶寬最好≥200(考慮水暖的立管穿板)。如果構造上要求有整澆層時, 板縫應大于60。整澆層厚50, 配雙向φ6@250, 混凝土C20。純框架結(jié)構一般不需要加整澆層。構造柱處不得布預制板。地下車庫由于防火要求不可用預制板??蚣芙Y(jié)構不宜使用長向板,否則長向板與框架梁平行相接處易出現(xiàn)裂縫。建議使用PMCAD的人工布板功能布預制板,自動布板可能不能滿足用戶的施工圖要求,僅能滿足定義荷載傳遞路線的要求。對樓層凈高很敏感、跨度超過6.9米或不符合模數(shù)時可采用SP板,SP板120厚可做到7.2米跨。


(2).現(xiàn)澆板的配筋(板上、下鋼筋,板厚尺寸)。板厚一般取120、140、160、180四種尺寸或120、150、180三種尺寸。盡量用二級鋼包括直徑φ10(目前供貨較少)的二級鋼,直徑≥12的受力鋼筋,除吊鉤外,不得采用一級鋼。鋼筋宜大直徑大間距,但間距不大于200,間距盡量用200。(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縫均可滿足要求)。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鋼筋不必斷開,鋼筋也可不畫,僅說明鋼筋為雙向雙排φ8@200。板上下鋼筋間距宜相等,直徑可不同,但鋼筋直徑類型也不宜過多。頂層及考慮抗裂時板上筋可不斷,或50%連通,較大處附加鋼筋,拉通筋均應按受拉搭接鋼筋。板配筋相同時,僅標出板號即可。一般可將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編為一個板號,將不相同的上部筋畫在圖上。當板的形狀不同但配筋相同時也可編為一個板號。應全樓統(tǒng)一編號。當考慮穿電線管時,板厚≥120,不采用薄板加墊層的做法。電的管井電線引出處的板,因電線管過多有可能要加大板厚至180(考慮四層32的鋼管疊加)。宜盡量用大跨度板,不在房間內(nèi)(尤其是住宅)加次梁。說明分布筋為φ6@250,溫度影響較大處可為φ8@200。板頂標高不同時,板的上筋應分開或傾斜通過?,F(xiàn)澆挑板陽角加輻射狀附加筋(包括內(nèi)墻上的陽角)。現(xiàn)澆挑板陰角的板下宜加斜筋。頂層應建議甲方采用現(xiàn)澆樓板,以利防水,并加強結(jié)構的整體性及方便裝飾性挑沿的穩(wěn)定。外露的挑沿、雨罩、挑廊應每隔10~15米設一10mm的縫,鋼筋不斷。盡量采用現(xiàn)澆板,不采用予制板加整澆層方案。衛(wèi)生間做法可為70厚+10高差(取消墊層)。8米以下的板均可以采用非預應力板。L、T或十字形建筑平面的陰角處附近的板應現(xiàn)澆并加厚,雙向雙排配筋,并附加45度的4根16的抗拉筋?,F(xiàn)澆板的配筋建議采用PMCAD軟件自動生成,一可加快速度,二來盡量減小筆誤。自動生成樓板配筋時建議不對鋼筋編號,因工程較大時可能編出上百個鋼筋號,查找困難,如果要編號,編號不應出房間。配筋計算時,可考慮塑性內(nèi)力重分布,將板上筋乘以0.8~0.9的折減系數(shù),將板下筋乘以1.1~1.2的放大系數(shù)。值得注意的是,按彈性計算的雙向板鋼筋是板某幾處的最大值,按此配筋是偏于保守的,不必再人為放大。支承在外圈框架梁上的板負筋不宜過大,否則將對梁產(chǎn)生過大的附加扭距。一般:板厚>150時采用φ10@200;否則用φ8@200。PMCAD生成的板配筋圖應注意以下幾點:1.單向板是按塑性計算的,而雙向板按彈性計算,宜改成一種計算方法。2.當厚板與薄板相接時,薄板支座按固定端考慮是適當?shù)?,但厚板就不合適,宜減小厚板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3.非矩形板宜減小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4.房間邊數(shù)過多或凹形板應采用有限元程序驗算其配筋。PMCAD生成的板配筋圖為PM?.T。板一般可按塑性計算,尤其是基礎底板和人防結(jié)構。但結(jié)構自防水、不允許出現(xiàn)裂縫和對防水要求嚴格的建筑, 如坡、平屋頂、櫥廁、配電間等應采用彈性計算。室內(nèi)輕隔墻下一般不應加粗鋼筋,一是輕隔墻有可能移位,二是板整體受力,應整體提高板的配筋。只有垂直單向板長邊的不可能移位的隔墻,如廁所與其他房間的隔墻下才可以加粗鋼筋。坡屋頂板為偏拉構件,應雙向雙排配筋。


(3).關于過梁布置及輕隔墻。現(xiàn)在框架填充墻一般為輕墻,過梁一般不采用預制混凝土過梁,而是現(xiàn)澆梁帶。應注明采用的輕墻的做法及圖集,如北京地區(qū)的京94SJ19,并注明過梁的補充筋。當過梁與柱或構造柱相接時,柱應甩筋,過梁現(xiàn)澆。不建議采用加氣混凝土做圍護墻,裝修難做并不能用在廁所處。


(4).雨蓬、陽臺、挑檐布置和其剖面詳圖。注意:雨棚和陽臺的豎板現(xiàn)澆時,最小厚度應為80,否則難以施工。豎筋應放在板中部。當做雙排筋時,高度<900,最小板厚100;高度>900時,最小板厚120。陽臺的豎板應盡量現(xiàn)澆,預制擋板的相交處極易裂縫。雨棚和陽臺上有斜的裝飾板時,板的鋼筋放斜板的上面,并通過水平挑板的下部錨入墻體圈梁(即挑板雙層布筋)。兩側(cè)的封板可采用泰柏板封堵,鋼筋與泰柏板的鋼絲焊接,不必采用混凝土結(jié)構。挑板挑出長度大于2米時宜配置板下構造筋,較長外露挑板(包括豎板)宜配溫度筋。挑板內(nèi)跨板上筋長度應大于等于挑板出挑長度,尤其是挑板端部有集中荷載時。內(nèi)挑板端部宜加小豎沿,防止清掃時灰塵落下。當頂層陽臺的雨搭為無組織排水時,雨搭出挑長度應大于其下陽臺出挑長度100,頂層陽臺必須設雨搭。挑板配筋應有余地,并應采用大直徑大間距鋼筋,給工人以下腳的地方,防止踩彎。挑板內(nèi)跨板跨度較小,跨中可能出現(xiàn)負彎距,應將挑板支座的負筋伸過全跨。挑板端部板上筋通常兜一圈向上,但當鋼筋直徑大于等于12時是難以施工的,應另加筋。


(5).樓梯布置。采用X型斜線表示樓梯間,并注明樓梯間另詳。盡量用板式樓梯,方便設計及施工,也較美觀。

(6).板頂標高??稍趫D名下說明大多數(shù)的板厚及板頂標高,廚廁及其它特殊處在其房間上另外標明。

(7).梁布置及其編號,應按層編號,如L-1-XX,1指1層,XX為梁的編號。柱布置及編號。

(8).板上開洞(廚、廁、電氣及設備)洞口尺寸及其附加筋,附加筋不必一定錨入板支座,從洞邊錨入La即可。板上開洞的附加筋,如果洞口處板僅有正彎距,可只在板下加筋;否則應在板上下均加附加筋。留筋后澆的板宜用虛線表示其范圍,并注明用提高一級的膨脹混凝土澆筑。未澆筑前應采取有效支承措施。住宅躍層樓梯在樓板上所開大洞,周邊不宜加梁,應采用有限元程序計算板的內(nèi)力和配筋。板適當加厚, 洞邊加暗梁。

(9).屋面上人孔、通氣孔位置及詳圖。

(10).在平面圖上不能表達清楚的細節(jié)要加剖面,可在建筑墻體剖面做法的基礎上,對應畫結(jié)構詳圖。


3. 基礎平面圖及詳圖:

(1).在柱下擴展基礎寬度較寬(大于4米)或地基不均勻及地基較軟時宜采用柱下條基。并應考慮節(jié)點處基礎底面積雙向重復使用的不利因素,適當加寬基礎。

(2).當基礎下有防空洞或枯井等時,可做一大厚板將其跨過。

(3).混凝土基礎下應做墊層。當有防水層時,應考慮防水層厚度。

(4).建筑地段較好,基礎埋深大于3米時,應建議甲方做地下室。地下室底板,當?shù)鼗休d力滿足設計要求時,可不再外伸以利于防水。每隔30~40米設一后澆帶,并注明兩個月后用微膨脹混凝土澆注。設置地下室可降低地基的附加應力,提高地基的承載力(尤其是在周圍有建筑時有用),減少地震作用對上部結(jié)構的影響。不應設局部地下室,且地下室應有相同的埋深??稍诜ぐ鍏^(qū)格中間挖空墊聚苯來調(diào)整高低層的不均勻沉降。

(5).地下室外墻為混凝土時,相應的樓層處梁和基礎梁可取消。

(6).抗震縫、伸縮縫在地面以下可不設縫,連接處應加強。但沉降縫兩側(cè)墻體基礎一定要分開。

(7).新建建筑物基礎不宜深于周圍已有基礎。如深于原有基礎,其基礎間的凈距應不少于基礎之間的高差的1.5至2倍,否則應打抗滑移樁,防止原有建筑的破壞。建筑層數(shù)相差較大時,應在層數(shù)較低的基礎方格中心的區(qū)域內(nèi)墊焦碴來調(diào)整基底附加應力。

(8).獨立基礎偏心不能過大,必要時可與相近的柱做成柱下條基。柱下條形基礎的底板偏心不能過大,必要時可作成三面支承一面自由板(類似筏基中間開洞)。兩根柱的柱下條基的荷載重心和基礎底版的形心宜重合,基礎底板可做成梯形或臺階形,或調(diào)整挑梁兩端的出挑長度。

(9).采用獨立柱基時,獨立基礎受彎配筋不必滿足最小配筋率要求,除非此基礎非常重要,但配筋也不得過小。獨立基礎是介于鋼筋混凝土和素混凝土之間的結(jié)構。面積不大的獨立基礎宜采用錐型基礎,方便施工。

(10).獨立基礎的拉梁宜通長配筋,其下應墊焦碴。拉梁頂標高宜較高,否則底層墻體過高。

(11).底層內(nèi)隔墻一般不用做基礎,可將地面的混凝土墊層局部加厚。

(12).考慮到一般建筑沉降為鍋底形、結(jié)構的整體彎曲和上部結(jié)構和基礎的協(xié)同作用,頂、底板鋼筋應拉通(多層的負筋可截斷1/2或1/3),且縱向基礎梁的底筋也應拉通。

(13).基礎平面圖上應加指北針。

(14).基礎底板混凝土不宜大于C30,一是沒用,二是容易出現(xiàn)裂縫。

(15).可用JCCAD軟件自動生成基礎布置和基礎詳圖。生成的基礎平面圖名為JCPM.T,生成的基礎詳圖名為JCXT?.T。

(16).基礎底面積不應因地震附加力而過分加大,否則地震下安全了而常規(guī)情況下反而沉降差異較大,本末倒置。

請參照《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J7-89》和各地方的地基基礎規(guī)程。


4. 暖溝圖及基礎留洞圖:

(1).溝蓋板在遇到電線管時下降(500),室外暖溝上一般有400厚的覆土。

(2).注明暖溝兩側(cè)墻體的厚度及材料作法。暖溝較深時應驗算強度。

(3).洞口大于400時應加過梁,暖溝應加通氣孔。

(4).基礎埋深較淺時暖溝入口底及基礎留洞有可能比基礎還低,此時基礎應局部降低。

(5).濕陷性黃土地區(qū)或膨脹土地區(qū)暖溝做法不同于一般地區(qū)。應按濕陷性黃土地區(qū)或膨脹土地區(qū)的特殊要求設計。

(6).暖溝一般做成1200寬,1000的在維修時偏小。


5. 樓梯詳圖:

(1).應注意:梯梁至下面的梯板高度是否夠,以免碰頭,尤其是建筑入口處。

(2).梯段高度高差不宜大于20,以免易摔跤

(3).兩倍的梯段高度加梯段長度約等于600。幼兒園樓梯踏步宜120高。

(4).樓梯折板、折梁陰角在下時縱筋應斷開,并錨入受壓區(qū)內(nèi)La,折梁還應加附加箍筋

(5).樓梯的建筑做法一般與樓面做法不同,注意樓梯板標高與樓面板的銜接。

(6).樓梯梯段板計算方法:當休息平臺板厚為80~100,梯段板厚100~130,梯段板跨度小于4米時,應采用1/10的計算系數(shù),并上下配筋相同;當休息平臺板厚為80~100,梯段板厚160~200,梯段板跨度約6米左右時,應采用1/8的計算系數(shù),板上配筋可取跨中的1/3~1/4,并且不得過大。此兩種計算方法是偏于保守的。任何時候休息平臺與梯段板平行方向的上筋均應拉通,并應與梯段板的配筋相應。梯段板板厚一般取1/25~1/30跨度。

(7).注意當板式樓梯跨度大于5米時,撓度不容易滿足。應注明加大反拱或增大配筋。

(8).當休息平臺板為懸挑板時,其內(nèi)部的樓梯梯段板負筋應大于休息平臺板的板上筋,長度也應大于平臺板筋。

(9).樓層處的休息平臺板的配筋應與樓層板統(tǒng)一考慮配筋,主要是板的負筋。

發(fā)布:2007-07-27 12:43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

泛普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tǒng)其他應用

項目管理工具 禪道項目管理軟件 夢龍項目管理軟件 微軟項目管理軟件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裝修預算軟件 項目計劃軟件 項目進度管理軟件 軟件項目管理工具 材料管理軟件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tǒng) 項目管理系統(tǒng) 施工管理軟件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工程管理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