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cr
從實踐的角度看,中國知識管理經過了十余年的發(fā)展已經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在發(fā)展探索的過程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和教訓。隨著廣大知識管理從業(yè)人員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實踐,逐漸將中國的知識管理引領到新的階段-第二代知識管理。而第二代知識管理的核心是知識員工。
第二代知識管理重視知識管理軟件和系統的作用,但認為軟件和系統是知識管理實施中的“保健因素”:沒有不行,但有了也并不一定就能帶來知識管理的成功。更加強調知識管理軟件和系統功能圍繞知識員工的習慣展開,加入更多的web2.0因素,更重視每個知識工作者的作用和價值。具體包括:
1為了降低知識共享的難度,第二代知識管理不僅希望能共享知識文檔,更強調共享知識形成的過程,更強調基于問題和客戶的知識共享模式。更加強調知識社區(qū)的作用,尊重隱性知識的特性,簡化知識和信息獲取的成本并提升其效率。
2共享知識形成的過程:如果員工能看到自己的同事經常閱讀什么文檔,并覺得什么文檔有價值,這其實是同事共享了他的判斷(他判斷這個文檔更有價值)。如果一個新員工加入了某個團隊,他是否應該知道原來同事看的最多、覺得最有價值的文檔內容,閱讀并學習這些內容是最有價值的學習,而要知道員工看了什么文檔、對什么文檔評價最高其實在結束實現上很容易。
3基于客戶和問題的知識共享模式:第一代知識管理由于沒有考慮知識文檔的客戶是誰,所以許多企業(yè)即便產生出了數目眾多的文檔也無法發(fā)揮作用,所以在知識共享的階段必須控制誰產生什么內容、這些內容誰會感興趣,知識文檔有了“客戶”的意識才有價值。
4強調社區(qū)的作用:從全球的知識管理來看,知識社區(qū)都被稱為KM的“殺手級”工具。知識社區(qū)又分為實體的社區(qū)和虛擬的社區(qū),其提供了一個不同知識工作者之間建立了解、信任的環(huán)境,為隱性知識顯性化提供了動力和空間。
5第二代知識管理認為每個知識工作者在自己的崗位上都是知識專家,通過聚合建立知識工作者的黃頁,促進人跟人之間的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