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理公司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企業(yè)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造價咨詢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設計管理系統(tǒng) | 甲方項目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客戶案例 | 在線試用
X 關閉

知識型組織:知識經濟時代新寵(AMT研究院 袁磊)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AMTeam.org

在知識經濟時代,科學和技術的研究與開發(fā)日益成為知識經濟的重要基礎;信息和通訊技術在知識經濟的發(fā)展過程中處于中心地位;人力的素質和技能成為知識經濟實現的先決條件。這一外部條件的變化使組織認識到,知識是保持組織競爭力的源泉。組織僅僅依靠專利、科學發(fā)明和特殊技術等形式的知識,欲在當前這個競爭激烈的世界里生存與發(fā)展,已是遠遠不夠,必須把分散在員工頭腦中的創(chuàng)造性知識、思想、經驗等通過杠桿作用提高到組織層次上來。在組織層次上,因整體利益的一致性并通過強有力且有效的管理,就能更好地進行知識獲取、知識挖掘以及知識重組等,這樣,組織和個體就能圍繞組織的不同功能在不同的層次上快速而有序地學習并掌握知識。

1997 年,卡爾·E·斯威比在《新組織財富——管理與度量以知識為基礎的資產》一書中指出,現在的時代已經是知識組織的時代。我們必須能夠以這種時代的眼光來考察組織,即把組織視為一種知識型組織。斯威比將知識型組織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①知識型組織中的大多數雇員是知識工人。該組織中的工作大量的是將信息轉化為知識的工作。

②知識型組織不是孤島,它的生存需要有客戶和供應商的支持,客戶和供應商在知識型組織的周圍為它提供強化其知識基礎的支持。這種情況被斯坦福大學的經濟學家阿瑟(Brain Arthur)稱為“小生態(tài)環(huán)境”。但斯威比則將其視為知識型組織的外部結構。

③如果我們將專業(yè)的商務服務部門近似地視為知識型組織的話,那么知識型組織的增長是非??焖俸统掷m(xù)的。

基于此,可將知識型組織定義為:一種為適應知識經濟的發(fā)展而形成的以知識為基礎的開放、互動的組織結構。在這個結構中,管理者的主要任務是根據組織的發(fā)展規(guī)劃和戰(zhàn)略目標對組織的知識資源進行統(tǒng)一的管理,對知識的管理更強調基于創(chuàng)新的知識的生產與基于共享的知識的交流,其最終目標是生產出最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智力產品。這樣,可以得出一個知識型組織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知識成為知識型組織的核心資源。

知識管理成為組織管理的焦點。

③智力資本成為組織創(chuàng)造價值的核心資產。

④智力產品成為組織生產的最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

可見,知識、知識管理、智力資本、智力產品構成知識型組織的四個核心要素。

1、知識型組織的核心資源——知識

知識作為人類思維對客觀物質世界的真實反映與理解,是無形的,必須借助于一定的物質手段和物質載體才能表現出來。作為無形生產要素的知識,其重要性只是到了知識經濟時代才被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在知識經濟時代,只有知識才是企業(yè)的核心資源。所謂知識,就是“一種有組織的經驗、價值觀、相關信息及洞察力的動態(tài)組合,它所構成的框架可以不斷地評價和吸收新的經驗和信息。它起源于并作用于有知識的人們的頭腦”。知識之所以成為知識型組織的核心資源,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個重要特性。

①知識具有非收益遞減性

在經濟學中的收益遞減規(guī)律或稱邊際報酬遞減規(guī)律,對于物質要素的投入確實發(fā)生作用, 然而在知識要素上,卻不起作用了。以軟件產品為例,只要多復制一套軟件的成本不變,不管其銷售第一套軟件還是銷售第100 萬套軟件,軟件公司總是能從中獲取較高的利潤,這就是知識的特殊之處。因為軟件的價值主要是由其包含的知識所決定,而當這種知識“固化”于軟件產品時,其投入的邊際成本已經是零。

②知識具有共享增長性

與物質產品不同,知識是可以共享的,而且常常是由于知識的共享使得知識的存量翻倍。當知識被出售時,銷售方并沒有失去知識,知識只是被轉移了,或者說知識的權利被轉讓了,但銷售方仍然擁有該知識。在組織內部,當一個員工的知識與其他成員共享時,組織的知識存量將成倍增長,而提供知識的一方并不損失任何東西。由于知識的共享是一個過程,需要雙方的共同參與,提供者常常會在轉讓過程中使得原有知識得以深化,或者獲得新的知識。

2、知識型組織管理焦點——知識管理

知識管理的出現和興起,標志著由于知識經濟而引發(fā)的經營環(huán)境進入新的階段。它的出現是組織適應資源環(huán)境由經濟資源變?yōu)橹R資源的必然結果,也是科學技術發(fā)展的結果??萍嫉陌l(fā)展促進了知識與經濟的一體化,使得組織的競爭優(yōu)勢建立在知識基礎上,所以也是組織參與市場競爭的結果。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知識管理的優(yōu)勢使組織意識到知識管理的重要性。知識管理強調組織內部擁有可利用的知識資源, 運用知識管理, 加強知識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 將給組織帶來巨大的市場競爭力。

(1) 知識管理的定義

知識管理遠非僅限于資料的利用、信息的貯存和控制,它還要求努力認識深藏于組織成員個體大腦里的個人財富的內涵, 并通過杠桿作用將其轉化成能夠為公司決策者獲取和運用的組織財富。

Malhotra在其新作《Deciphering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type》中認為:知識管理是企業(yè)面臨不斷變化的非連續(xù)性環(huán)境時, 針對組織的適應、生存和競爭能力所采取的一種迎合性措施。在本質上,它包含了組織的發(fā)展過程,并力求將信息技術中的信息與數據的處理能力和人的生產與創(chuàng)新能力有機結合起來。卡爾·弗拉保羅認為:知識管理就是運用集體的智慧提高應變和創(chuàng)新能力,是為企業(yè)實現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共享提供的途徑。

從以上知識管理的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所謂知識管理,應該是組織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管理,用集體的知識和智慧對知識進行管理,從組織所擁有的知識中挖掘出能夠為組織獲取財富、提高應變和創(chuàng)新能力,以便最有效的開發(fā)、配置和利用知識資源。

(2) 知識管理的內容

在組織內部從知識產生的背景及知識擁有者的特征來考慮,我們可以把知識分為:個人知識、組織知識和結構化知識三個層次。

根據知識的分類,對于組織來說進行知識管理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內容。

第一、把個人知識挖掘出來融入到組織知識中,這是一個共享知識的過程,然后通過組織的學習形成結構化的知識,通過手冊、編碼等嵌入到組織的知識結構中。在這一方面,知識管理主要關心的是構建一個有利于創(chuàng)造性知識產生與共享的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通過完善的約束與激勵機制保證個人有價值知識的最大化和個人知識轉化為組織知識進而形成結構化知識。

第二、實現組織結構化知識的商品化。在這一方面,知識管理著重考慮如何將更多的組織知識轉化為組織的智力資本,從而生產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商品和服務。通過有效的知識管理, 知識資產轉化為利潤,轉化為市場價值的同時,也為組織獲得了更多的智力資本,如良好的信譽、顧客忠誠度和更加發(fā)達的營銷網絡,與供應商、合作伙伴之間的協作會更加密切,所有這些又會進一步促進組織的正常運行。

3、知識型組織核心資產——智力資本

智力資本是知識經濟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力量。社會經濟形態(tài)從大工業(yè)時代飛躍到知識經濟時代,組織之間的競爭也從有形的物質產品的競爭轉向無形的技術、智能與知識的競爭,產品中的技術、知識含量成了競爭的基礎和決勝的關鍵。因此,智力資本的投入、獲得與應用成了知識經濟時代組織競爭的核心資產。

在一定意義上,智力資本是能夠被用來創(chuàng)造財富的智力材料——知識、知識產權、經驗等。從知識到智力資本,其關鍵的區(qū)別在于知識是否成為組織運作的“資本”,是否在組織的價值創(chuàng)造中發(fā)揮了作用。一般而言,對組織有用的知識可以視為組織智力資本的組成部分,對組織無用的知識則不屬于組織智力資本的組成部分,但或許有些暫時對組織無用的知識在一定條件下又可轉變?yōu)閷M織有用的知識。

企業(yè)智力資本的具體表現形式是各種無形資產,諸如專利、商標、許可證、企業(yè)形象、顧客忠誠度、管理技能,等等。不同種類的無形資產均能給企業(yè)帶來價值。例如,專利給企業(yè)帶來的是一種直接增值活動,出售受專利保護的產品和服務,采用特許經營,利用專利作為商業(yè)談判的籌碼,企業(yè)可以直接從專利中獲得收入。商標是企業(yè)的另一種重要的無形資產,它帶給企業(yè)的首先是防御性價值,即從法律上保護企業(yè)的名稱或其產品的品牌不被別人使用。同時,商標也具有進攻性價值,它在市場上把一個企業(yè)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與其競爭對手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區(qū)別開來,有助于實行差別化戰(zhàn)略,建立品牌優(yōu)勢。

4、知識型組織產品——智力產品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資本成為組織之間競爭的基礎和決策的關鍵,因而產品中技術含量和知識含量也就成了消費者認可商品和組織參與市場競爭的決定因素。當今社會,只有知識才能增加產品的價值,也就是說必須生產出融入了人的智慧的產品——智力產品才是最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這種產品不僅包括計算機軟件這樣的無形產品,也包括汽車、機床等這樣的實體產品。智力產品的基本特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①智力產品的設計、生產過程不僅是顯性知識創(chuàng)新的結果,同時也是隱性知識開發(fā)、利用的產物;

②產品中的知識含量高于產品本身的價值,銷售產品時參與市場競爭的部分主要依賴于知識含量的高低;

而在傳統(tǒng)管理體系中生產出的產品已經遠遠跟不上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大批量生產、眾多的存貨已經反映不出一個企業(yè)的競爭力,在知識經濟時代, 市場更需要生產出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能最大限度滿足顧客需求的產品。

知識型組織的實現給傳統(tǒng)的組織模式帶來了很大的沖擊,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型組織必將達到應用層面上的成熟。

發(fā)布:2007-03-25 10:56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
南昌OA系統(tǒng)
聯系方式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華區(qū)建設南路160號1層9號

重慶公司:重慶市江北區(qū)紅旗河溝華創(chuàng)商務大廈18樓

咨詢:400-8352-114

加微信,免費獲取試用系統(tǒng)

QQ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