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理公司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企業(yè)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造價咨詢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設計管理系統(tǒng) | 甲方項目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客戶案例 | 在線試用
X 關閉

要重視銀行“知產”管理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在知識經濟社會,知識不僅是力量,而且是財富。銀行要加強資產管理,特別是在我們化解不良資產,提高資產質量苦于無門、步履艱難時,我們?yōu)槭裁床粨Q一個思路、從加強“知產”管理入手,尋找新的突破口?如果我們面對知識經濟大潮熟視無睹,讓知識資產悄悄在我們身邊流失,也許明天向我們挑戰(zhàn)的“危機”就不是此“資產”,而是彼“知產”。 一、“知產”管理的財務意義 銀行是企業(yè),它的價值取向無疑要看財務指標,按照財務報表收益的大小,來分配資源、確定管理重點和選擇戰(zhàn)略方向。我們談要重視銀行“知產”管理,是新的國際經濟告訴我們,它具有十分重要的財務意義。 人類進入20世紀90年代,企業(yè)生存基礎發(fā)生了顯著變化,這個變化就是經合組織報告稱之為“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即知識經濟社會的到來。農業(yè)經濟主要資源是土地,工業(yè)經濟主要資源是資本,知識經濟主要資源是智力。1996年聯(lián)合國人力資源開發(fā)報告指出:依據(jù)100多個國家的調查表明,財富資源(指資金、有形資本)占國家總資源的12%,自然資源(指土地、礦山、水資源等)占24%,人力資源和社會資源占64%。勞動、知識、技術、管理等人力資本和智力資本,成為了現(xiàn)代企業(yè)最主要的生產要素。如在IBM公司,只有6%的員工在工廠工作,其余的人都是從事研發(fā)、營銷、服務和管理?,F(xiàn)代企業(yè)一個重要特征,人們主要不再是用腳、用手工作,而是用腦、用智慧工作;企業(yè)財富主要不是土地、資本等有形資產,而是知識、智慧、管理等無形資產。 正因為如此,企業(yè)資產收益中,來源于資本資產的比重在逐漸下降,來源于知識資產的比重在不斷提高。在上市公司,企業(yè)的市場價值=智慧資本+賬面價值,即MV=IC+BV。以1996年為例,IBM的MV=703億美元,BV=166億美元,則IC=541億美元,占企業(yè)市場價值的77%。微軟的MV=855億美元,BV=9.3億美元,則IC=845.7億美元,占企業(yè)市場經濟的95%。由此可見,知識資產雖然是無形的,但它產生的回報確是實實在在的。盡管IT行業(yè)不同實物經濟其它產業(yè),是一種高度知識密集型行業(yè),但它反映出來的企業(yè)虛擬化、資產無形化、經濟軟性化,是一個普遍的發(fā)展趨勢;人力資本、智慧資本、管理資本,成為企業(yè)市場價值升值的主體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目前,國有商業(yè)銀行按照現(xiàn)代企業(yè)要求加快綜合改革的步伐,都想爭取在四—五年之內實現(xiàn)上市的目標。這里就提出一個問題,既然是“綜合”改革,銀行就既要經營好“有形”資產,也要經營好“無形”資產;既要加強資本資產的管理,也要加強知識資產的管理。固然,資本資產質量的好壞是決定銀行能否上市的關鍵因素之一,但上市后的市場價值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知識資產。因此,銀行管理必須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在降低不良資產、優(yōu)化資產結構、提高資產質量的同時,也要盡快采取措施挖掘無形資產的價值,利用無形資產大力創(chuàng)造商業(yè)機會,在加強“知產”管理中,提高銀行的上市價值。 二、有待開采的銀行“知產” 金融業(yè)是國民經濟最重要的服務部門之一。所謂服務,營銷大師李維特的定義是:“能夠使顧客更加了解核心產品,或服務的潛在價值的各種特色行為和信息?!卑凑誌SO9000標準的術語定義,“服務是滿足顧客需要,供方和顧客之間接觸活動以及供方內部活動所產生的結果。”總之,任何能提高顧客滿意程度的項目都屬于服務。一般來說,商品=產品實體+服務。但銀行作為服務部門,特別是現(xiàn)代銀行業(yè),它提供給顧客的產品就是服務,服務本身就是一種商品。而服務是由人來提供的,人的使用價值的使用過程,就是顧客消費服務的過程。銀行以服務為本,就是要以人為本,即以知識為本、以技能為本、以管理為本和以信譽為本、以敬業(yè)為本、以文化為本。銀行在經營過程中沉淀下來的知識、技能、經驗、管理、信譽、精神、文化等,經過積累、加工、升華,就形成了銀行無價之寶——知識資產。銀行“知產”管理,應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1.市場資產 市場資產是由公司信譽、品牌、忠實客戶、營銷網絡、合作伙伴等享有的競爭優(yōu)勢而形成的無形資產。銀行對市場資產利用的程度不同,可導致完全不同的經營狀況和效益,它是公司的市場價值大于其賬面價值的重要原因。商號,即銀行的名稱,其聲譽度、影響度、忠誠度,是銀行競爭優(yōu)勢的集中體現(xiàn);品牌,包括產品品牌、服務品牌、公司品牌,是贏得客戶和市場的基石;忠實客戶,培育潛在客戶、穩(wěn)定忠誠客戶、創(chuàng)造新興客戶、贏得黃金客戶,是銀行做大、做強的保證;營銷網絡,四通八達的營銷網絡和易于被顧客接受的營銷方式,是銀行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條件;合作伙伴,既可避免惡性競爭產生的巨大損失,又可取長補短共贏產生發(fā)展的張力。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銀行經營的信譽意識、品牌意識、客戶意識、營銷意識和合作意識得到了大大加強,“知產”效益日益明顯。但與國際大銀行相比,只能說是我們剛剛起步,在市場資產管理上,我們還沒有專門的戰(zhàn)略、制度和人才。一旦外資銀行大舉進入中國,在中國這塊土地上,本來是我們具有的競爭優(yōu)勢,如果還不加以好好經營,將來我們的優(yōu)勢也會變成的劣勢。 2.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是法律保護的一種財產形式,它包括專利、商標、商業(yè)秘密、版權、軟件、設計等。知識是人創(chuàng)造性腦力勞動的產物,是一種非物質性的勞動產品,它對有形資產的形成,特別是對有形資產的增殖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據(jù)統(tǒng)計,在國民經濟增長中,20世紀初,由技術帶來的增長只占5%,到70年代末,不少國家已達到50-60%,像美國、德國則更高。銀行的產品創(chuàng)新、技術創(chuàng)新、管理創(chuàng)新所產生的專利、商標、商業(yè)秘密、版權、軟件、設計等知識產權,是銀行的一筆寶貴財富。首先,它可以強化銀行自身的服務能力;其次,它可以通過轉讓授權獲利;三是它可以保護自己限制別人搶先占領市場。美國把保護知識產權問題上升為貿易政策的基本方面,1984年美國制定的貿易和關稅法中第301條款適應于知識產權相應的貿易慣例。日本公司也在加強知識產權工作,三菱電機公司新設了“知識產權部”,索尼公司總部從事知識產權工作的近300人,日立公司310人,豐田公司135人。外資銀行一進入中國,首先做的工作就是申請專利保護?;ㄆ煦y行從1996年起至今,居然不動聲色地在中國申請了19項金融產品的“商業(yè)方法類”發(fā)明專利,如電子貨幣系統(tǒng)、發(fā)票購貨單系統(tǒng)、表格生成和管理系統(tǒng)、銷售處理支持系統(tǒng)和方法、用于賬戶之間傳遞資金的面向用戶的自動系統(tǒng)等。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從花旗銀行申請的金融產品專利來看,目的是為了搶占中國的網上銀行業(yè)務??梢?,中資銀行應從戰(zhàn)略高度認識和保護金融產品的知識產權。 3.人力資本 人力資本,不是指一般生產要素意義上的勞動者,而是指智力資本和管理資本,核心的就是知識資本。聯(lián)合國經合力組織在《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的報告中,將知識分為4種:知道是什么的事實知識(Know-what);知道為什么的原理知識(Know-why);知道怎么做的技能知識(Know-how);知道誰有知識的人際知識(Know-who)。這4種知識又可分為兩類,即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顯性知識又稱可編碼的知識,這種知識它以文字、語言、圖像的形式保存下來,如專利、商標、計劃、設計、軟件等等。Know-what的知識和Know-why的知識就屬這一類。隱性知識又稱不可編碼的知識,這種知識它存在于人的大腦中,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難以交流和表達出來的知識,如人的悟性、特技、經驗、智能等等。Know-how的知識和Know-who的知識就屬這一類。顯性知識是公開的,誰都可以學習,企業(yè)與企業(yè),人與人的競爭能力,主要不是在顯性知識上。隱性知識是秘密的,難以完全交流,也難以學到,對于技術性比較強的企業(yè)和對于技能要求比較高的崗位,擁有隱性知識是提高競爭力的關鍵。有人認為,企業(yè)偷不走、買不來、拆不開、帶不走的核心競爭能力,就是企業(yè)擁有隱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的人才,這不是沒有道理的。作為越來越依賴積累知識來成長的企業(yè),如軟件公司、醫(yī)療機構、咨詢公司(銀行也是如此)來說,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隨著一位關鍵員工的離職或休假,同重要合作伙伴或客戶的良好關系受到損害,寶貴的經驗也隨之消失,甚至帶走了客戶、技術和管理,人去樓空、財隨人走。因此,知識管理的重點,是在隱性知識的管理上。一方面企業(yè)要組織專門人員,有計劃、有組織的將員工隱性知識轉化為格式化的顯性知識;另一方面企業(yè)要創(chuàng)造一個平臺,經常組織員工進行隱性知識的交流,將一部分人的隱性知識轉化為另一部分人的隱性知識??傊?,隱性知識不能被個人壟斷或據(jù)為己有。有了這套機制和管理,員工跳槽也不怕,他不能帶走什么;員工辭職人走了,但留下了知識。 4.企業(yè)文化 企業(yè)文化,主要是指企業(yè)的指導思想、價值標準、經營理念、哲學思想、精神追求、行為準則、道德規(guī)范、文化傳統(tǒng)、風俗習慣、典禮儀式和企業(yè)形象等。清華紫光總裁張本正認為:“企業(yè)文化就是經營者要辦成一個什么樣的公司的宣言。對外是公司的一面旗幟,對內是一種向心力?!? 一個企業(yè)真正有價值、有魅力能夠流傳下來的東西,不是產品,而是它們文化。”企業(yè)文化既可以達到鼓舞人、感召人、凝聚人的作用,又可以起到凈化人、規(guī)范人、約束人的作用,企業(yè)文化也是銀行的無價“知產”。目前,銀行企業(yè)文化建設,關鍵是要培育和樹立:第一,職業(yè)文化,愛崗敬業(yè),具有職業(yè)素質、職業(yè)精神和職業(yè)文明;第二,信用文化,不說假話、不做假賬、不造假數(shù)字,講信用、守信用、重信用,誠信為本,操守為重,恪守職業(yè)道德,提升社會公信力;第三,學習文化,不斷研究新問題、學習新知識、尋求新發(fā)展,愛學習、會學習,活到老、學到老;第四,創(chuàng)新文化,不唯上、不唯書、只為實,肯動腦筋、肯想問題,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求新、求異、求變,敢冒風險、不怕失??;第五,速度文化,辦事雷厲風行、生龍活虎、只爭朝夕,以快取勝、以靈巧取勝、以簡捷取勝;第六,共贏文化,擯棄兩敗俱傷、你死我活的爭斗,學會溝通、學會協(xié)作、學會分享,具有團隊精神、合作精神、共贏精神;第七,虛擬文化,適應電子化、網絡化、數(shù)字化時代要求,超越常規(guī)的感觀認識和固有的生活習慣,充滿激情和想象,熱愛在虛擬社區(qū)、企業(yè)、銀行、超市、娛樂城、圖書館、醫(yī)院……,生活、工作和學習。 三、銀行家應成為“知本家” 現(xiàn)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fā)展,銀行越來越成為社會中知識技術最為密集的行業(yè),電子銀行、網上銀行、數(shù)字銀行、虛擬銀行的出現(xiàn),將帶來銀行實體、交易工具、網絡構架等全新的變革,銀行企業(yè)也將由人的管理轉變?yōu)橹R管理,人力資本轉換為智力資本、銀行家發(fā)展為“知本家”。所謂“知本家”,用一個公式來表示就是,知本家=知識+技術+創(chuàng)新+市場。銀行家要成為“知本家”,一是要成為靠知識和智慧賺錢的人;二是要成為將知識轉化為技術和生產力的人;三是要成為技術創(chuàng)新、產品創(chuàng)新、管理創(chuàng)新的人;四是要成為把知識變?yōu)楫a品、變?yōu)楫a業(yè)、變?yōu)槭袌龅娜?。因此,銀行家一方面要管好用好自己的資本,當好企業(yè)家,另一方面要管好用好自己的“知本”,當好“知本家”,努力把商業(yè)銀行辦成智力型銀行、知識型銀行、學習型銀行。 智慧來源于知識,知識來源學習,做好學習管理是做好知本管理的基礎。學習型銀行的學習,既不同于傳統(tǒng)組織的學習,也不同于學校的學習,其特點是:第一,要我學變?yōu)槲乙獙W。不是把學習當作謀生的手段,學習動力來自外部壓力,是一件痛苦的事,而是把它看成生活中的一部分,學習動力來自內在的一種追求,是件快樂的事。第二,勤于學變?yōu)樯朴趯W。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笨炭鄬W習,勤于學習固然很重要,但學習型組織更強調的是掌握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習能力,由知識的競爭轉變?yōu)閷W習能力、學習速度的競爭。第三,階段學變?yōu)榻K生學。由于傳統(tǒng)學習是為了找工作,主要是部分人學、階段學,學校學習結束找到工作后,學習也就結束。學習型社會要求的是全員學習、終生學習,在不同階段接受不同的教育和培訓,活到老、學到老。第四,個人學變?yōu)閳F隊學。英國作家肖伯納有一句名言:“兩個人各自拿著一人蘋果,互相交換,每人仍然只有一個蘋果;兩個人各自擁有一個思想,互相交換,每個人就擁有兩個思想?!痹趯W習型社會,知識私有、關門讀書要變?yōu)橹R共享、開門讀書,只有團隊的學習能力才是企業(yè)的核心競爭能力。第五,工作外學變?yōu)楣ぷ髦袑W。在干中學、在學中干,工作與學習已融為一體,人們已不再把學習與工作對立起來,相反,學習就是工作的核心,學習是勞動的一種新形式,不學習的人和不學習的工作,將無法生存。第六,課堂學變?yōu)榫W上學?;ヂ?lián)網特別是無線上網的普及和發(fā)展,為全員學習、終生學習、在崗學習提供了實現(xiàn)條件,網上遠程教育,使任何人、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從任何章節(jié)開始、學習到任何課程,并且方便、快捷、靈活、節(jié)約費用。不能利用互聯(lián)網學習、工作、生活的人,就不能算作現(xiàn)代人。 通用電氣公司(GE)首席教育官、GE發(fā)展管理學院院長鮑勃·科卡倫認為,GE最擅長做的事不是生產高科技產品,而是生產人才、文化、知識。他說,GE為什么是GE?因為GE有出色的人才,出色的人才從何而來?——克勞頓村GE發(fā)展學院;GE為什么是GE?因為GE有獨特的文化,獨特的文化從何而來?——克勞頓村GE發(fā)展學院;GE為什么是GE?因為GE有韋爾奇,韋爾奇影響從何而來?——克勞頓村GE發(fā)展學院。GE是美國證券市場唯一生存下來的第一批上市公司,百年之后不但活下來了,而且現(xiàn)在越活越年輕、越活越強壯、越活越有活力。成功的經驗也許就是GE發(fā)展學院院長總結出來的:不斷隨著時代的變化,及時進行知識更新、培養(yǎng)新的人才、注入文化活力、進行技術創(chuàng)新、大刀闊斧調整戰(zhàn)略,始終把人才、技術、文化作為頭等大事來抓。韋爾奇與其說是一個成功的企業(yè)家,倒不如說是一個成功的“知本家”。GE成功經驗說明,只有成為“知本家”的銀行家,才能把自己的銀行打造成百年老店。 [i]注:作者系中國工商銀行長春金融研修學院副院長、副教授[/i]

發(fā)布:2007-03-25 09:54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
天津OA系統(tǒng)
聯(lián)系方式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華區(qū)建設南路160號1層9號

重慶公司:重慶市江北區(qū)紅旗河溝華創(chuàng)商務大廈18樓

咨詢:400-8352-114

加微信,免費獲取試用系統(tǒng)

QQ在線咨詢